臨清馮圈竹馬

一是亮相“單別馬”,即單人互相穿插迂迴表演。 二是“雙拐馬”,由雙人並列互相穿插表演。 四是扇子延馬,即分別表演各種上下馬的亮相動作。

臨清馮圈竹馬,源於河南新鄉,已有200餘年的傳承歷史。 所謂竹馬,就是利用竹篾紮成馬的形狀,外糊數層厚紙,彩繪後塗上桐油,成為表演道具。表演時,人們將其跨於腰間,似騎馬狀。傳統的“竹馬舞”,大多化裝成歷史故事中的人物或地方戲曲中的角色,生、旦、淨、末、醜各行當齊全,演員手中的道具,或馬鞭,或刀槍劍戟,或棍棒,據人物身份而定。表演者通過表情、姿態和唱腔,表演劇情和人物性格。只舞不唱的稱為“竹馬舞”,載歌載舞的稱為“竹馬落子”。
臨清馮圈竹馬有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和內容。首先,竹馬表演由七匹馬和一頭黑驢組成,每匹馬脖子上均系有五個銅鈴。馬身上分別塗有紅、黑、白、青、黃五種顏色。紅象徵“桃花馬”,白為“白龍馬”,黑為“烏騅馬”,青為“青鬃馬”,黃為“黃驃馬”。其次,演員服裝按飾演角色進行包裝,分為“硬靠”和“軟靠”。“硬靠”後背插四護背旗,“軟靠”後背無旗,穿緞彩上衣,又稱為“須子鎧”。女將著“七性額子”頭盔,男將著“帥子盔”、“虎頭盔”、“金銀殼”頭盔,分別插有兩根翎子,丑角帽子插一根翎子為醜。演出時七馬一驢八件套,按淨、醜、生、旦編排。表演內容以唐宋戲文為主。在演出過程中,騎黑騙的丑角演員在場上最為活躍,表情也最為豐富,有時扮個鬼臉,有時表演一些令人捧腹的滑稽、幽默動作。演員互舞動作中,間有唱腔,或對唱,或接唱,或數板,唱完再舞,舞完再唱,聲情並茂。唱腔主要為笛子腔,很多地方與河南梆子(豫劇)大平調相同,伴奏以嗩吶、笛子、笙為主,並有大號、小號、能學馬叫聲,稱為人歡馬叫。武場有一尺八的大鼓、大鑼、小鑼、大鐃鈸等。常表演的傳統劇目有:《三請樊梨花》、《楊家將》、《穆桂英》、《大刀王懷女》等。
整個表演的過程按武場分為五部分,又稱為“盪子”。一是亮相“單別馬”,即單人互相穿插迂迴表演。二是“雙拐馬”,由雙人並列互相穿插表演。三是跨走四面斗,即由里到外分四角進行翻轉表演。四是扇子延馬,即分別表演各種上下馬的亮相動作。五是殺亂陣,。即八人分四對表演相互搏殺的場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