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明清時期,臨清憑藉大運河漕運興盛而迅速崛起,經濟繁榮,聚居在運河兩岸的回族人飲食習慣多以牛羊肉為主,逐漸衍生出運河岸邊的清真烹飪方式。牛作為耕畜,歷朝歷代對其都著重保護,而牛蹄也成為少有的珍貴食材,不但稀少而且極難入味。在漫長的歷史中對牛蹄的烹飪也發展緩慢,臨清回族廚子得到牛蹄食材,無不小心烹飪。相傳王氏在數次烹飪中記下經驗,逐漸研製出醬牛蹄的烹飪方式,並且秘傳後代。解放後,生產力大為發展,牛作為耕地的生產作用漸漸被機械代替,肉牛養殖逐漸增多,牛蹄變得多了起來,對牛蹄的烹飪技藝也突飛猛進,逐漸成為臨清的一道名吃。配料
整個牛蹄,水,鹽,桂皮、白芷、大茴、小茴、辛夷、蓽撥等十八種香料。
做法
火燎去毛→清洗乾淨→浸泡去血→秘料醃製→八小時燉煮→出鍋成品
營養價值
牛筋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每100克牛筋中含熱量151千卡、硫胺素0.07毫克、鈣5毫克、蛋白質34.1克、核黃素0.13毫克、鎂10毫克、脂肪0.5克、煙酸0.7毫克、鐵3.2毫克、碳水化合物2.6克、鋅0.81毫克、胡羅卜素0.8微克、鉀23毫克、磷150毫克、視黃醇當量62微克、鈉153.6毫克、硒1.7微克。
食用指南
熱吃:直接食用,醬拌黃瓜條涼吃:切片與醋、蔥絲涼拌,沾秘制小料。
食用功效
牛蹄具有清熱止血,利水消腫之功效。常用於風熱,崩漏,水腫,小便澀少。尤適宜於虛勞羸瘦、腰膝酸軟、產後虛冷、腹痛寒疝、中虛反胃的人。1、蹄筋中含在豐富的膠原蛋白,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並且不含膽固醇,能增強細胞生理代謝,使皮膚更富有彈性和韌性,延緩皮膚的衰老。
2、具有強筋壯骨之功效,對腰膝酸軟、身體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有助於青少年生長發育和減緩中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