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1971年4月按序號命名為16國小(均未掛牌)。文化大革命
結束後才恢復原校名稱。1984年8月,與安樂洞國小合併後,更名為臨江路國小。 學校占地面積2312m2,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校舍是廟宇,1957年修建為三層夾壁房,1982年區教委對舊校舍進行改造,修建為磚混結構的教學大樓,共5層,有教室30間。解放前、解放初期學校僅6-8個班,1966年曾辦住讀,班次較多。1985年有20個班,學生809人,1993年達到27個班,有1300多名學生。現有17個班,706名學生,有在職教職工54人,退休教職工75人。辦學特色
學校具有50多年歷史的臨江路國小以校風文明、師德良好、教育教學質量高而享譽社會。
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並具有個性特長,是渝中區第二批整體改革實驗學校。學校有一個團結、勤政、開拓、進取的領導班子和一支勤奮、求實、愛生、創新的教師隊伍。全校教職工團結拼搏、奮力爭先,取得了教育教學改革的豐碩果實。學校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展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教改科研。九十年代初,以“減負提質”為突破口,形成了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外活動為輔的教學體系,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1994年起,進行“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整體改革實驗,構建了充分發揮“雙主”作用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結構,總結出各學科不同課型的教學變式步驟,同時,加大電教投入,保障現代教育技術的推進落實,配建了微機室,開設了電腦課,購置了多媒體投影儀,安裝了校園閉路電視網路系統等。實驗中,我們還努力探索活動課程教學結構的最佳化,總結出結構合理的室內活動課教學程式,提煉出課內外結合的活動設計模式。通過六年的實驗,我校在教育質量,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方面有了明顯提高,學生全面和諧、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為提高民族素質,培養各級各類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學校參加了重慶市“六區百校”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又是渝中區“寫字教材”實驗學校之一。
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是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校、班兩級各類興趣小組,為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校鼓號隊在區里小有名氣,區傳統項目籃球隊得到持續發展,曾獲市、省小學生籃球賽一、二名的佳績,校桌球隊也在多次競賽中名列前茅,美術、書法組共參加市、區組織的大型活動11次,近幾年,學校不僅為省女籃、游泳隊輸送了隊員,還有多名同學考上首都各類藝校和省、市藝校。
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加強以師德師風為核心的教師隊伍建設,使教師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形成了有無私奉獻精神、嚴謹治學態度和進取熱忱的教師群體,湧現了區“師德標兵”王惠彤,“十佳青年教師”曾令潔等先進典型。以文明禮儀教育為突破口的德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促進了“誠實、守紀、文明、進取”校風的形成。在上級支持和自身努力下,學校的操場、升旗台,教學大樓外牆及木窗等均得到改造,校園、走廊及教室布置體現出藝術美和教育性,學校處處“舊貌換新顏”。 春華秋實。
所授榮譽
學校在連續多年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的基礎上,又獲重慶市“社會主義文明禮儀示範學校”,
渝中區“師德師風先進單位”、“三八紅旗集體”、“巾幗文明示範崗”、“先進職工之家”等光榮稱號、工會、女工、計生、保衛工作均獲一等獎。 今後,全校師生將更加努力,不斷探索、銳意進取,使臨江路國小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