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臨江仙 ·惠州改前韻
九十日春都過了 ,貪忙何處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 。雨翻榆莢陣 ,風轉柳花球 。
我與使君皆白首 ,休夸少年風流。佳人斜倚合江樓 ,水光都眼淨,山色總眉愁 。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臨江仙: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名,為雙調小令。
⑵九十日春:農曆正月至三月。
⑶“三分”句:宋葉清臣《賀聖朝》:“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⑷榆莢(yú jiá):榆樹果實,初春時先於葉生,狀似錢而小,暮春時飄落。此句指雨打榆莢零落。
⑸柳花球:柳絮染塵成球。此句指風吹絮球翻滾。
⑹使君:惠州知州詹范。作者在《與徐得之》中稱“詹使君,仁厚君子也,極蒙他照管”。按作者時年六十歲,又據其《和陶貧士七首》之六: “老詹亦白髮,相對垂霜逢。”可知此句為實寫。
⑺合江樓:作者初至惠州時所居之所,在惠州東門,因東西二江匯合於此得名。
⑻“水光”二句:形容山水之美。王觀《卜運算元》:“水是眼波橫,山是橫峰皺。”蘇軾《次韻送張山人歸彭城》:“水洗禪心都眼淨,山供詩筆總眉愁。”
白話譯文
春天過去了,一直忙忙碌碌,如今再想尋春,也不可能了。縱然還有三分春色,那一分惆悵也無法免去。雨打榆莢零落,柳絮染塵成球,被風吹得到處翻滾。
我和知州您都是白髮老人了,再不要說以前的年少風流往事了。美麗的歌女斜靠在合江樓邊。水光清涼,山色美麗,總是讓人情不自禁為之感嘆。
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三年(1096年)暮春。是時,東坡61歲,在惠州貶所宴飲州守詹范時,有感於仕途之變,便作下了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惜春傷春,無須“貪忙”,“追游”。與密州時作的同詞牌名的上片完全一樣,惜春。面對同樣的春,產生著同樣的心情。那時,朝廷政治鬥爭激烈,詞人迴避,自求外任。而今,在貶所惠州,也是一個春季過去了(“九十日春都過了”),即風華正茂的時候過去了,我閒置無所事事了(“貪忙何處追游”),無須“貪忙”、“追游”了。緊接著點化運用葉道卿《賀聖詞》詞:“三分春色,二分愁悶,一分風雨”而言春暮人愁(“三分春色一分愁”),日暮西山,人命危淺了,只是詞人未看到日後還有“風雨”,哪怕是“一分風雨”,未想到日後又要謫貶儋州;但他很快意識到,大自然的春天很快消失,自己的青春很快消失,如“雨翻榆莢陣”,如“風轉柳花球”,沒有多少留戀,有的是終身遺恨。
下片,嘆青春不再,人生暗淡。詞人此時處境惡劣,心境淒涼,深感自己夕陽黃昏,硬是把棺材準備好了。正因所處社會環境、政治經濟地位發生變化,自然他的思想感情、心理觀念隨之也發生變化,藝術欣賞及其作品的意境發生變化,所以他把密州時作的同詞牌的詞的下片作了修改。儘管它反映了詞人對人生的依戀和青春的惋惜之情,可意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仙境不見了,西王母、東皇太乙在東坡心中,早已消失了,再不是什麼美好、理想、幸福的形象,更不是什麼長生不老的象徵了。“我與使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風流”,惜青春已逝,風流不再。我們已是蒼顏白髮,還談什麼昔日風流。這意味著一代人的結束。“佳人斜倚合江樓”,唯有我那朝雲,病魔纏身,“斜倚”而立,留戀著“合江樓”外的水光山色,哪怕它們是淨眼中的水光(“水光都眼淨”)和眉愁中的山色(“山色總眉愁”)。正是詞人在惠州感情上發生了變化,審美移情發生了變化,所以山光水色也變得“愁”容起來;從而暗示著詞人晚年人生暗淡無光了。
全詞,上片寫春過春愁,傷春惜時,下片寫白首眉愁,傷感人生。人的感情發生變化,決定著詞的意境發生變化,決定著詞的用語的變化。籠罩全詞的是一“愁”到底的灰濛濛的意味。
名家點評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劉石:這首詞里的人生就是在一個個春往春來、花榮花悴間,鬢霜平增,風流銳減。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蘇軾自幼奮厲有天下志,入仕之後,主張改革弊政。因不贊成王安石的變法主張,先後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和湖州,後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即位,舊黨執政,升任翰林學士、兼侍讀。因不同意完全廢除新法,與執政者發生分歧,自請出知杭州、潁州等地。新黨再度執政,被遠貶惠州、儋州。後遇赦北還,卒於常州,諡文忠。蘇軾一生,政治上極不得意,然而在文學藝術上,他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全才作家”。在詩、詞和散文方面,都代表著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著作有詩、文、詞集與《仇池筆記》、《志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