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縣龍泉國小簡介
校園內實現了綠化、硬化、美化、教育化。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專任教師專科以上學歷達100%,中學高級教師4人,臨朐縣首批學科帶頭人12人,首批學科骨幹教師7人,首屆名師1人;市級以上優質課教師23人、教學能手16人、優秀教師5人。建校以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高起點、高標準、強管理、創一流”這個奮鬥目標,努力實踐“尊重差異,主動參與,體驗成功,全面發展”的辦學宗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櫛風沐雨,成長發展。
實施科研興校,提升辦學內涵。本著發展學生個性,完善學生人格這箇中心,確立了學生活動、情感、創新、審美、道德體驗為主線的教學新理念,以“教育科研”為突破口,努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實施人性化教育教學,多項實驗課題在國家、省、市立項、獲獎。其中,“課堂生活重建”實驗與研究獲山東省第三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中國小學校文化建設創新成果一等獎;“多種教學媒體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研究”獲中央教科所“十五”規劃課題優秀科研成果獎;“信息技術對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研究”獲全省“十一五”教育技術重點研究課題研究成果二等獎;“五小”活動評為濰坊市素質教育優秀活動項目。實驗專著《課堂生活重建》和《基於生命:課堂生活重建探索》分獲山東省科研成果一等獎和濰坊市精神文明建設“精品工程獎”。2007年第3、4期《人民教育》(合刊)刊發文章介紹了學校的經驗做法。
加強五園建設,打造和諧學校。著眼和諧學校構建,通過加強安全健康教育和監管力度,構建安全穩定的平安校園;加強綠化美化工作和環保教育,構建健康環保的綠色校園;加強德育工作和行為養成教育,構建高尚文明的誠信校園;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推進讀書工程,構建富有朝氣的書香校園;加強人本管理促進師生共同成長,構建引領幸福的成功校園,把學校建設成了一處勁吹文明之風、充滿生機活力的和諧大家庭。學校先後被評為臨朐縣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濰坊市規範化學校、國語校園語言示範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單位、素質教育傳統項目學校、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少先隊工作紅旗單位、示範家長學校、綠色學校、和諧創建示範單位、文明單位、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改革示範校、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單位、數位化學校,山東省首批教學示範學校、文學藝術教育先進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等。
堅持因材施教,促進全面發展。立足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和成長,因材施教,努力培養素質優良化學生,近年來學生自辦手抄報100多期、剪報150餘本、古詩配畫600多幅,創作童心格言1萬多條,編寫數學故事2000多個,寫數學日記12000多篇;閃爍著學生智慧、能力光華的童心格言、精彩問題、數學日記、數學故事等相繼結集與師生見面;先後有1600多人次在國家、省、市、縣各類比賽中獲獎,60餘篇學生習作分別在《小學生作文報》、《濰坊日報》等報刊發表。學校榮獲濰坊市小學生探索與套用能力競賽一等獎,濰坊市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展示一等獎,首屆“愛我濰坊”朝陽讀書徵文大賽優秀組織獎,山東省首屆校園手抄報大賽優秀組織獎,全國小學生英語競賽優秀組織獎。被確立為山東省教育委員會重大課題創新教育實驗基地,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小口語交際研究與實驗”重點實驗學校。
臨朐縣龍泉國小校風校訓
校 風:大愛 和諧 幸福(尊重差異、主動參與、體驗成功、全面發展)校 訓:探真學海 智達高遠 (今天步入龍小,明天飛向世界)
教 風:博學精業 博愛啟慧(寬容、關愛、博學、嚴謹)
學 風:敏思樂讀 向學好問(探究合作、體驗創新)
校訓:探真學海 智達高遠
闡釋:
探真學海——“探真”是探尋真知、追求真理。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探真學海”即暢遊知識海洋,追求教之精、學之真。它強調的是對師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激發和嚮往真知、追求真知能力的提高,營造的是一種真教、真學、真懂、真用的良好氛圍。龍泉國小以此為訓,建設書香校園,開展經典誦讀,教師廣泛學習,求真效,關注成長規律,探索教學規律,積累淵博深廣的知識,厚實海納百川的學識修養;學生敢於拼搏、恆心向學,下真功,培養求知拓新的精神,實踐志存高遠的理想。
智達高遠——智是智慧、心智、睿智。知無盡,學無涯。無論是求學還是治學,都必須堅持“學方能知,知而獲智,智達高遠”的信念,追求學無止境、智慧無邊。古人云:“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意思是沒有遠大的志向,就沒有卓越的聰明才智。龍泉國小以此為訓,意在勉勵教師厚積博採、厚德博愛、銳意創新、學的豐富、行的大度,創造智慧人生,培育充滿智慧的龍國小子;激勵學生自強不息、自主好學、求索不息,培養習慣、最佳化個性、立德修身,用通達的智慧行天下走四方,用豁達的心態實現理想,用高遠的目標為人生導航。
“探真學海,智達高遠”是對“今天步入龍小,明天飛向世界”的原有校訓的繼承和弘揚,彰顯的是龍泉國小師生志行尚蛟龍、學思如湧泉之精神。
校風:大愛 和諧 幸福
闡釋:
大愛——孟子云:“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意為愛心使自己、他人和社會充實、幸福、溫馨、和諧。“大愛”包括對自己、對他人、對父母、對集體、對學校、對家鄉、對祖國的愛,還包括對知識、對科學、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的愛。“大愛”之風,彰顯的是龍泉國小教師敬業愛崗、關愛學生、關心同事的博大胸懷和在教育中享受生命、體驗幸福的深層願望;體現的是龍泉國小學生熱愛學校、關愛親人、關愛同學、尊敬老師的感恩之情和熱愛學習、積極進取的執著追求。“大愛”是道德的靈魂與核心,是師生健康成長的必備條件。
和諧——《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和”即是“諧”,“諧”即是“和”,即《中庸》里說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和諧”體現的是龍小教師博學博愛、團結協作的樂群之風,學生文明友愛、明德知禮的和樂之美。歷經十年辛勤耕耘,龍泉國小以“和”為本,以“諧”為徑,全體師生謙虛謹慎,奮勉修德,和氣待人、正心養身,共同鑄造出“和諧競進的求知學園”的良好形象。
幸福——幸福是人類永恆的追求,而教育則是人類通向幸福的明燈和橋樑。龍泉國小以“享受教育,體驗幸福”為核心,貫徹“幸福”之風,善待、理解教師,肯定、賞識教師,使教師體驗著職業的幸福;引導、啟發學生,教導、關心學生,使學生體驗著成長的幸福。在龍泉國小,有學生純真的笑臉,有教師熱情洋溢的課堂,洋溢著自由幸福、快樂向上的校園主鏇律。
教風:博學精業 博愛啟慧
闡釋:
博學精業——《禮記·中庸》十九章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荀子亦云:“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博學”強調教師應不斷地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博己學而博社會之學。“精業”是精進技藝、精深學識、術業專攻。《論語·雍也》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博學精業”要求龍泉國小教師博學、廣學,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有虛懷若谷的智慧,提高教育素養、豐富學識修養,真正成為知識的傳播者、學生的引導者。這是教書育人的基本要求,是教師追求卓越、精講精練精神的凸顯。
博愛啟慧——“博愛”源於中國的傳統思想“仁”和“兼愛”。《論語》曰:“泛愛眾,而親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博愛”是尊重和信任,它是無私的、廣大的、平等的。“啟慧”是開啟學生心智、啟迪學生心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禮記·學記》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博愛啟慧”要求龍泉國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愛的投入,以愛引導、激勵學生,以愛肯定、尊重學生,用仁愛之心開蒙引導、啟智化頑、涵養心靈,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實現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龍泉國小推進新課程改革,實施教師讀書工程,調動教師學習、練技的積極性,做到“博學精業”;強化教師師德建設、作風建設,使之修身立德,做到“博愛啟慧”,彰顯出了教師樸實的教育之風。
學風:敏思樂讀 向學好問
闡釋:
敏思樂讀——《論語·為政》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敏思”即敏於思考、善於思考、主動探究。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化,學思相融,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讀”即樂於讀書、樂於積累、快樂求知。反映在龍泉國小,是要求每一名學生在書香校園氛圍的影響下,勤于思考,快樂讀書,不斷地激發、培養、發展自己的創新思維、審美思維,做到才思敏捷、文思泉湧,做到持之以恆、讀樂相融。
向學好問——《禮記·學記》曰:“人不學,不知道。”荀子亦曰:“學不可以已。”“向學”是認真學習、勤勉學習、喜好學習。《論語·公冶長》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是指學生勤於提問、勇於提問。古人把學習稱之為做“學問”,便是強調學習要一邊學一邊問,堅持不懈。反映在龍泉國小,是激勵學生以學為貴,學而不厭,追求知識的淵博、學問的高深,以問為重,能夠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出疑問,拓展知識視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成長為博聞廣識的新時代龍國小子。
“敏思樂讀,向學好問”體現的是龍泉國小學生惜時巧學、學思結合、自強不息、知行統一的求真精神,也是對校訓“探真學海,智達高遠”的具體踐行。
臨朐縣龍泉國小校長
中學高級衣奎偉 衣奎偉(網名wfykw),男,1969年生。中學高級教師,山東省臨朐縣龍泉國小校長;濰坊市政府教學成果獎、社會科學成果獎獲得者;濰坊市國小語文教學能手,山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個人;多次獲得臨朐縣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榮譽稱號。幾年來,先後有幾十篇論文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的論文評選中獲獎,其中《習作教學要體現生活、實踐的觀點》獲山東省首屆中國小教育電視論文大賽一等獎;《淺談國小作文教學與各科教學的有機結合》獲山東省中國小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2003年,參加了濰坊市教育局組織的國小語文學科骨幹教師市級培訓。2004年以來,以個人名義參與《新教育理論的實踐及推廣研究》子課題——《小學生日記寫作研究》的實驗研究,和學生一起撰寫隨筆,至今已經積累了近百萬字的教育教學隨筆。其中,在《半月談》、《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輔導員》、《國小德育》、《教師博覽》、《班主任之友》、《現代教育導報》、《語文報》、《山東教育》、《創新教育》、《福建教育》、《河北教育》等報刊中發表論文和隨筆一百餘篇,作品先後入選朱永新教授主編的《新教育文庫——我的教育隨筆》、全國德育專家、特級教師張萬祥老師主編的《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30位優秀教師的案例》、《不讓孩子書在親職教育》叢書等;參與編寫《小學生尖子生優秀作文》、《小學生競賽獲獎作文》、《小學生考場作文》等。2005年8月,教育教學隨筆集《散落在校園裡的思緒》已由遠方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2005年9月,獲得濰坊市政府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0月,獲得濰坊市教育教學金點子案例評選二等獎;12月,獲得濰坊市國小語文優質課一等獎。2006年3月,濰坊市教育信息港專門開闢“奎偉隨想錄”專欄,陸續選登近年來撰寫的教育教學隨筆;8月,獲濰坊市2006年教育教學金點子案例一等獎;2007年1月,在中央文明辦舉辦的全國第二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創新案例評選活動中,《班級循環日記》獲得二等獎,這是濰坊市唯一獲此殊榮的案例,得到了市縣領導的高度評價。2008年被評為山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