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栗占國、陳適二位教授共同主編
。
全書以最常見的20餘種風濕性疾病為重點,闡述了病史採集、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最新的診斷標準、鑑別診斷、治療計畫、預後評估等。
本書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條理分明,便於讀者隨時查閱。
作者簡介
栗占國,主任醫師、教授、博士/博士後導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風濕病學雜誌》總編,中國免疫學會臨床免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從事風濕病臨床工作20餘年。先後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獲博士學位,在美國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後。在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及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病的診斷和治療上有豐富的經驗。主要研究方向為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機制及免疫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及乾燥綜合徵的早期診斷及治療。主編或參與編寫了《類風濕關節炎》等10餘部風濕病學專著和教科書。
目錄
第一節 類風濕關節炎
第二節 系統性紅斑狼瘡
第三節 乾燥綜合徵
第四節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
第五節 骨關節炎
第六節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
第七節 系統性硬化症
第八節 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第九節 痛風
第十節 白塞病
第十一節成人斯蒂爾病
第十二節 抗磷脂綜合徵
第十三節 風濕性多肌痛
第十四節 結節性多動脈炎
第十五節 韋格納肉芽腫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節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以慢性進行性關節病變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男女發病率約為1:3。其特徵是對稱性多關節炎,以雙手、腕、肘、膝、踝和足關節的疼痛、腫脹及晨僵最為常見。患者可有發熱、貧血、皮下結節、血管炎、心包炎及淋巴結腫大等關節外表現,血清中可查到多種自身抗體。未經正確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可反覆遷延多年,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
一、病史採集要點
1.現病史
(1)起病方式:可急可緩,但多數患者為緩慢發病。
(2)起病誘因:可有受涼、勞累、妊娠、分娩、感染及精神因素等誘因。
(3)關節表現:最初受累的關節多為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或腕關節,但是膝、踝和趾關節首先發病者也比較常見,其他為肘關節、顳頜關節及胸鎖關節等。表現為對稱性關節腫痛、晨僵、關節功能障礙、畸形。晨僵時間常大於半小時,有時可達數小時之久。
(4)關節外表現(全身表現):詢問在病程中是否伴有發熱、貧血、皮下結節、眼炎(鞏膜炎、角膜炎等)、心包炎及淋巴結腫大等關節外表現。
2.既往史 是否曾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中生活。
3.個人史月經是否正常,有無流產史。
4.家族史 可有類風濕關節炎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家族史。
二、體格檢查要點
1.一般情況有無貧血貌、皮疹。
2.專科情況受累關節的範圍、壓痛及腫脹程度,有無關節積液,以及有無關節畸形、脫位和關節功能如何,關節活動度、握力,肌肉萎縮程度。
3.關節外病變注意觀察有無皮下結節、外周淋巴結腫大、肺部噦音、胸膜摩擦音、心包摩擦音、周圍神經系統異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