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葫蘆工藝複雜,除了選好“胚子”外,還要經過六道工序。一是開口,在選好的葫蘆頂上旋一個圓口。二是掏籽,又叫挖肚子。要分次進行,一次掏光會萎縮。三是挖瓤,又叫旋肉。也要分次挖,邊挖邊曬,不然就會“塌殼”,直至僅剩一層薄殼。四是曬泡。曬乾後,用開水燙泡表皮。五是刮皮。分兩次,頭次粗刮,二次細刮。六是上光。一種是手摸上光,一種是打蠟上光。最後才確定內容,畫面構思,根據葫蘆的大小結構布局。
雕刻葫蘆,必須具備紮實的國畫基礎,否則就刻不好葫蘆。一般先用鉛筆打底稿,這叫“引”。然後以特製的鋼針(分大、中、小三種)刺破表皮,鐫刻表皮,塗以松墨,最後上光。
雕刻葫蘆的“刀法”輕於金石,重於微雕;技法能上能下大致與筆雕相同。點、挑、劃、拉、刺、勾……輕重有致,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一氣刻成,稍有不慎就可能功虧一簣
相關詞條
-
臨夏洲
風景區臨夏是中國花兒兩大體系——河州花兒和洮岷花兒的發源地,“花兒”文化經久不衰。 河州彩陶的密集出土,既使臨夏享有“中國彩陶之鄉”的美譽,又見證了臨夏...
基本情況 濃郁的穆斯林風情 特色文化 自然人文景觀 參考資料 -
蘭州刻葫蘆
蘭州刻葫蘆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間技藝,主要用刀或者針在葫蘆表面進行陰刻,來體現中國傳統繪畫山水、花鳥、人物和書法,然後塗上松墨,令其線條明晰。隨...
介紹 歷史 葫蘆名師 近況 -
臨夏
1956年11月,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 臨夏為回族的發祥地之一,是伊斯蘭教在中國影響最深的地區。 臨夏為回族的發祥地之一。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
臨夏雕葫蘆
雕葫蘆是臨夏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雕葫蘆的材料,來源於家種葫蘆,但又不同於過去的酒葫蘆——“螞蟻葫蘆”、舀水瓢——“長頸葫蘆”。雕刻則專用小圓葫蘆和單吊...
-
臨夏磚雕
臨夏磚雕(亦稱河州磚雕)是和建築物緊密結合的一種實用藝術,臨夏磚雕成熟於明、清,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繪畫、木雕的藝術特色,使這一民間藝術形式更加完美。在臨夏...
歷史溯源 民間文化 藝術特色 工藝標準 代表人物 -
雕刻葫蘆
雕刻葫蘆的技法分為兩種。一種是用大、中、小三種特製的鋼針,在葫蘆表皮上,以纖細的線條陰刻出所要描繪的山水、花卉和人物,然後塗上松墨,使線條變得很明顯。行...
簡介 源遠流長 針刻葫蘆 雕刻葫蘆 贈北京大學 -
葫蘆雕刻
葫蘆雕刻在現代葫蘆器工藝中,新出現的一門藝術。其中又可分為兩種:葫蘆雕和刻葫蘆。葫蘆雕區別於其他葫蘆器的主要特徵是既非單純的范制,也非單純的雕刻,而是將...
簡介 特點 刀法 形式手段 歷史文化 -
臨夏[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
臨夏市位於甘肅省西南部,是臨夏回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距省會蘭州117公里,屬蘭州一小時經濟圈範疇。市域東與臨夏回族...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
雕葫蘆
雕葫蘆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欣賞、收藏雕刻葫蘆的人越來越多,雕刻葫蘆已成為文人雅士博古架上的首選藝術...
簡介 材料 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