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1905~)
正文
現代詩人。山東諸城人。1905年10月 8日出生於地主家庭。自幼喜愛古詩和民歌。青少年時代生活在農村,目睹農民的苦難生活,引起他的深切同情。這奠定了他此後詩歌創作的生活基礎。1919年在縣立高等國小上學時,受到“五四”反帝反封建思潮的影響。1923年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接觸了新文學,開始習作新詩。1926年秋,到武漢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曾隨國民革命軍討伐反動軍閥。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回到故鄉,不久因受反動派迫害,逃亡東北。1929年考入國立青島大學補習班。1930至1934年,在國立山東大學讀書期間,含憤苦吟,得到聞一多、王統照的鼓勵,創作詩集《烙印》(1933)、《罪惡的黑手》(1934)先後出版。大學畢業後,到山東臨清中學任教,一面教書,一面從事新詩創作,寫下了長詩《自己的寫照》(1936)和短詩集《運河》(1936)。臧克家這4本詩集,以勞動人民的苦樂為苦樂,都是“在生活上有意義的詩”(聞一多《烙印·序》),因而受到文壇的好評。茅盾說:“《烙印》的二十二首詩只是用了樸素的字句寫出了平凡的老百姓的生活。……我相信在目今青年詩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許是最優秀中間的一個了。”(《一個青年詩人的“烙印”》)臧克家這時的短詩多是以經過錘練的詩句,抒寫舊中國農民的苦難與不幸,勤勞與堅忍,具有真實、精練、含蓄的藝術風格,能讓讀者從咀嚼和回味中體會詩人深沉的感情。《老馬》、《難民》和《老哥哥》,寫出了農民悲痛的遭遇,大車軛下老馬遭受的重壓,概括了多少年來農民背上的苦難的重荷;《村夜》和《答客問》,描繪了30年代前期北方農村的動亂;《天火》與《不久有那么一天》,則以浪漫主義的詩句預告光明即將來臨:“暗夜的長翼底下,伏著一個光亮的晨曦”。反映勞苦工人生活的《洋車夫》、《歇午工》等,也是被傳誦一時的詩篇。長詩《罪惡的黑手》和《自己的寫照》,表現的生活內容更為廣闊。《罪惡的黑手》揭穿了帝國主義掩蓋在宗教外衣下的罪惡行徑,熱情歌頌了工人民眾的偉大力量。它結構綿密勻稱,形象鮮明生動,在和諧的韻律里有著奔放自如的氣勢。作者在“內容方面,竭力想拋開個人的堅忍主義而向著實際著眼”,“在外形上想脫開過分的拘謹向博大雄健處走”(《罪惡的黑手·序》)。《自己的寫照》通過作者自己的生活道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大革命時代的社會風貌。讀來感到親切。臧克家詩作的問世,給30年代詩壇帶來了新的氣息。它兼有中國詩歌會派與新月派二者的長處,堅持前者文藝反映現實、為大眾服務的現實主義思想,採納後者注重錘鍊字句和表現技巧的長處。
抗日戰爭爆發後,臧克家奔赴前方,從事進步文化工作近5年之久,有《從軍行》(1938)、《泥淖集》(1939)、《淮上吟》(1940)等詩集出版。這些詩熱情歌頌了神聖的民族解放戰爭,對抗戰勝利充滿了希望和信心。由於這時作者目睹了前方戰士的犧牲、人民的痛苦、漢奸的無恥,詩中蘊含了深切的悲痛和憤慨。此時的作品雖不及戰前詩篇的精練、謹嚴,但反映的生活面比較廣闊,格調奔放流暢。
1942年秋,到達重慶從事文學創作,並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活動。有《古樹的花朵》(1942)、《泥土的歌》(1943)、《十年詩選》(1944)等詩集出版。《泥土的歌》將筆鋒由戰地轉向了農村:“一筆自然的風景,一筆農民生活的縮影,有愁苦,有悲憤,有希望,也有新生”(《泥土的歌·序句》)。它與《烙印》的主題相接,抒寫農村生活,詠嘆農民的命運,是作者從深心裡發出來的一種真摯的聲音。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內戰,實行法西斯統治。詩人“所聽到,看到,接觸到的,全是漆黑一團”,他把筆尖“向著一個又一個黑暗的‘黑心’刺去”(《刺向黑暗的“黑心”》),產生了《寶貝兒》(1946)、《生命的零度》(1947)等政治諷刺詩集。作者抓住當時政治上的重大事件,及時地予以揭露,配合了國民黨統治區人民反壓迫、爭民主的鬥爭。這些諷刺詩,有比較強烈的政治色彩;但仍富有抒情的特色。詩句也較前寫得樸素自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臧克家在創作大量詩歌的同時,還寫作了一些散文和小說。散文集有《亂莠集》(1939)、《我的詩生活》(1943)、《磨不掉的印象》(1947)等。小說集有《掛紅》(1947)、《擁抱》(194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版的詩集有《一顆新星》(1958)、《春風集》(1959)、《歡呼集》(1959)、《凱鏇》(1962)以及長詩《李大釗》(1959)等,這些詩篇在內容上是歌頌新社會,在藝術上刻意追求一種明朗、流暢、不事雕琢的風格,但詩的韻味卻較前淡薄。此外,他的著作還有文藝論文、隨筆集《在文藝學習的道路上》(1955),探討詩藝的《學詩斷想》(1962)。 臧克家曾先後任華北大學三部研究員、人民出版社編審、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詩刊》主編等職務。曾被選為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後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文聯委員、作家協會顧問、《詩刊》顧問兼編委。
詩人的代表性詩篇,已收入《臧克家詩選》(1978);回憶自己創作的有《詩與生活》(1981);談自己詩歌創作的有《甘苦寸心知》(1982);另有《臧克家散文小說集》(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