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靈樞·本髒》說:“五臟者,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六腑亦有小大、長短、厚薄、結直、緩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後世醫家又根據臟腑的機能狀態對體質進行了分類,如脾弱質、肝旺質等。
臟腑形態分類法
臟腑形態分類法,主要是根據內臟的解剖形態、位置、質地進行分類。在《靈樞·本髒》中即如此分類。舉例如下:
心小質的人,心臟形體較小,外見皮膚色紅,紋理緻密。其神氣安定收斂,外邪不易傷害,而易為憂患所傷。
心大質的人.心臟形體較大,外見皮膚色紅,紋理粗疏。雖不易為憂患所傷.但易傷於外邪。
心高質的人.心臟位置偏高,上迫於肺,致煩悶不舒而多忘,遇事固執而難以言語開導。外見胸骨劍突短小而不顯。
心下質的人,心臟位置偏低,使陽氣渙散不振,易感寒邪,容易為言語所恫嚇。外見胸骨劍突短小高突。
心堅質的人,心臟質地堅實,外見胸骨劍突較長。其神氣安定,守衛固密。
心脆質的人,心臟質地脆弱,外見胸骨劍突薄弱而小。其人易患消癉和內熱證。
心端正質的人,心臟位置左右上下端正,則心功能正常,氣血流暢,不易受邪氣傷害。外見胸骨劍突直向下方而無突起。
心偏傾質的人,心臟位置偏倚於一側,則神志不定,操守不堅,遇事沒有主見。外見胸骨劍突歪斜不正。
以上舉心為例,其餘肺、肝、脾、腎亦各有小大高下堅脆偏正的不同,可參閱《內經)原文。
至於六腑,亦可從皮肉厚薄緩急而知其小大長短厚薄滑澀結直。如原文又說:“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里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等等。由此,必要時我們也可以分別命名為厚大腸質、薄大腸質、長大腸質、短大腸質、直大腸質、結大腸質等等。其他如小腸、胃、膀胱、膽等,可依此類推。
腸胃大小厚薄.對人的生理活動也有影響。如《靈樞·大惑論》說:“腸胃大則衛氣留久,皮膚澀,分肉不解利。則行遲,留於陰也久,其氣不精則欲瞑,故多臥矣。其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衛氣之留於陽也久,故少瞑焉。”說明不同體質的人,由於腸胃大小不同,衛氣運行有差異.故有多臥、少瞑的變化。
臟腑機能分類法
臟腑機能分類法,主要是根據臟腑機能狀態的強弱來劃分體質,其中又主要從五臟來進行分類。常見有如下體質類型:
脾弱質的人,脾(胃)運化受納功能偏低下,可表現為飲食不多,或對食物的品種有選擇性,大便易溏,脘腹易脹,體常清瘦,肌肉少力,易疲倦、不耐勞。易患腸胃病。
肝旺質(又稱木火質)的人,皮膚顏色蒼赤,形瘦而肌肉堅實,易激動,性情暴躁,飲食時多時少,大便或調或不調。易致肝陽上亢、肝火偏旺,及患眩暈、中風等病。
腎虛質的人,不耐久勞,腰膝無力,呼吸氣急或動則作喘息狀;小兒發育不良,大人早衰;尿短而頻或遺尿,性慾淡漠。易患不育、不孕或滑胎、月經不調、遺精、陽痿、腰痛、水腫、虛勞等病。腎虛質往往壽命不長。
肺虛質的人,不耐風寒風熱,對氣候變化敏感,腠理常疏,容易出汗,聲音不洪亮,語多則疲乏。易患外感病,如感冒時病、咳嗽氣喘等病。
心神脆弱質(又稱抑鬱質)的人,情緒波動,意志薄弱,不耐精神刺激,多疑善感。易患心悸、失眠、癲狂、痴呆等病,或輕生自棄。
以上僅就常見的幾種舉其大略,並非完全;若五臟平和,功能正常,固為優良體質,不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