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爾山希望國小

臘爾山希望國小湘黔兩省交界的高寒台地上,是一個苗族聚居區,文化教育落後,經濟睏乏,素有鳳凰縣的“西伯利亞”之稱,全鎮人平年純收入僅有450元。臘爾山希望國小就座落在這邊遠貧窮的山區里,學校占地面積26600平方米,建築面積5668平方米。

基本信息

校長

現任校長吳生漢,1987年參加工作,工作上刻苦鑽研,積極探索教研教改,在教書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共有10篇教育教學論文分別獲得國家級、省級、州級一、二等獎並發表,1997年獲得國小高級教師職稱,多次被評為州、縣優秀工作者。

校史

學校創辦於1910年,當時叫做新寨國民國小。1983年被湘西州定為民族寄宿制中心國小。1993年被省共青團少年發展基金會定為“希望工程”學校(全國第一所苗族希望國小),學校更名為臘爾山希望國小。

學校成就

辦學九十七年以來,學校領導團結向上,開拓進取,教師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學生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在教書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全德英、吳梅芳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龍玉花、龍秋花、張燕被評為省優秀教師。教師在教育科研上取得了豐碩成果,共有60餘篇教育教學論文分別獲得國家級、省級、州級一、二等獎並發表。學生在縣級以上各種比賽中多次獲獎,2002年學生參加全國數學奧林匹克賽獲二等獎有8人,三等獎有12人。學校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和獎勵,2003年,學校被評為“湘西自治州示範國小”;2004年,學校被評為“湖南省十佳希望國小”;2005年,學校被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定為“成就未來——蒲公英行動”課題實驗校,輔導老師龍俊甲的典型事跡和學生的藝術作品分別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教育報》和《人民教育報》上刊登。2006年,學校榮獲“全國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2007年3月,體育教師隆洪軍和運動員龍愛菊的訓練事跡在中央電視台“春暖2007之《財富手拉手,希望一起飛》”欄目中播放。學校倡導的師德“五種精神”(即:終生從教的獻身精神,認真執教的敬業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不甘人後的拼搏精神,不計得失的犧牲精神)得到了原國家教育部領導郭福昌的高度讚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