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鉤奇

在令人眼花繚亂的臉譜園地里,有場上臉譜、案頭臉譜、工藝臉譜之別。 我之所以重視學斌兄的作品,正在於它們是場上戲曲的真實的、藝術的紀錄。 在戲曲史上,場上臉譜大都隨戲而生,隨戲而滅,原始資料丟失嚴重。

內容介紹

臉譜作為中國戲曲的角色造型,非俗非雅,亦俗亦雅。粗覽不過造型獨特,花飾奇巧,似乎婦孺皆識,細品則內涵豐富,餘味不盡。臉譜可觀賞、可把玩、可研究,主要用於性格特異的淨醜行當,大抵是一些豪爽、魯莽、奸詐、滑稽的角色。造型則既有類型化的程式規範,又有鮮明的個性表露。勾畫臉譜者為演員自身,雅俗高下大相逕庭———或為約定俗成的“共譜”,或為獨具風格流派的“個譜”,或為隨心所欲的“亂譜”。這一切,使人感到臉譜藝術撲朔迷離,變化莫測。傅學斌先生出身梨園,長年從事戲曲舞台美術工作,以畢生之力從事戲曲臉譜的薈集與研究,是不可多得的行家。學斌兄集繪臉譜,得名家翁偶虹、劉曾復等前輩指點,廣收博採,務求場上真品,不尚花巧杜撰,兼有藝術家和學者的雙重氣質。畫臉譜不難,難的是原始資料的蒐集和嚴謹的學術態度,這正是學斌兄的長處和優勢。在令人眼花繚亂的臉譜園地里,有場上臉譜、案頭臉譜、工藝臉譜之別。其本體因場上表演而存在;若精繪成冊,置之案頭,則可賞玩;若制為工藝品,則可用作裝飾,三者各有各的用途。當然,最基本、最有史料價值的是場上臉譜。場上臉譜與案頭臉譜的不同,類似於場上之曲與案頭之曲的區別,前者是本體,後者則強化文學功能,可作為文學、詩歌形態來品味、來把玩,但未必真的活躍於舞台。至於工藝臉譜,則從美術裝飾的角度對臉譜進行了加工改造,儘管精美,卻更加偏離場上,性質大大異化,以至於僅存美術形態而不求內涵了。學斌兄的著力點在於場上。作為舞台美術師,他以專業的水準繪製《臉譜鉤奇》,每個角色均帶盔頭、髯口,造型完整,藝術功力非一般演員可比。而且,300個臉譜一一註明出處,闡明本義和基本內涵,資料豐富而寶貴。總體而言,其精細、準確、慎重、嚴謹,可賞玩,可研究。我之所以重視學斌兄的作品,正在於它們是場上戲曲的真實的、藝術的紀錄。在戲曲史上,場上臉譜大都隨戲而生,隨戲而滅,原始資料丟失嚴重。學斌兄的薈集、鉤奇功德無量,對戲曲藝術的深入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歷史性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