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澳歐人監獄舊址

膠澳歐人監獄舊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常州路25號,青島天后宮東側,建成於1900年8月前,並於當年11月投入使用,其作為監獄(看守所)的歷史一直延續至1995年,為中國目前保存的最早的殖民地監獄。

該建築群以德國古堡式建築(仁字號監房)為主體,包括伙房、浴室、馬房、義字號監房、水井、瞭望台、監獄工場等26棟建築,占地面積11.8畝,建築面積8297.5平方米,現為集監獄建築群和司法文物收藏為一體的青島德式監獄舊址博物館。

歷史

1900年,德國膠澳租借地管理當局頒布了第一個城市規劃方案,租借地被劃分為內外兩界,外界為李村,內界為青島,作為市區的青島又被劃分為分別供歐洲僑民和華人居住的歐人區和華人區。歐人監獄即為位於歐人區內、專門羈押被判徒刑或違警受拘禁處罰的歐洲籍人犯的監獄,用於關押華人罪犯的華人監獄則最初由清軍海灘營房改造而成,其後設於李村。由於犯罪率較低,早期的牢房均為單人羈押,並安裝有壁爐。
建築的選址位於青島山澗河入海口附近,這一帶原為圍繞天后宮和清軍總兵衙門所形成的華人集中區,當時已形成了小規模的市鎮中心,但是監獄的建成打破了既有的格局,開啟了向歐人區行政邊緣區域的演變。該建築是青島德占時期管理當局最早建造完成的司法建築物,在建築建成後多年,其管理機構帝國法院仍在清軍總兵衙門舊址臨時辦公。
在1914年—1922年的青島第一次日占時期,監獄被改稱日本青島守備軍司令部囚禁場,用於關押等待審判和已判處較短刑期的人犯。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主權後,監獄由膠澳地方檢察廳接管,相繼作為青島地方檢察廳看守所和青島地方法院看守所,這一時期被關押的犯人中包括青島工人運動領導人、中共青島四方支部書記李慰農、《青島公民報》主筆胡信之以及中國現代作家舒群,其中舒群在此創作了小說成名作《沒有祖國的孩子》。
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早期的德式建築東側擴建了四座二層樓的監房,五座監房以仁、義、禮、智、信命名,同時建設了一座監獄工廠以及辦公樓,此外建築群還包括看守室和職員宿舍,形成了多重院落相套,四周圍以高牆(早期建築僅圍以低矮的護欄)的大規模監獄。
在1938年-1945年的青島第二次日占時期,在仁字號和義字號監房設立了日本海軍囚禁場,在原德式建築(即仁字號監房)內將原用於儲藏雜物的地下室改建為水牢和刑訊室,其餘監房和工場則劃歸偽青島地方法院看守所。1945年後,監獄仍延續使用,被稱為青島地方法院看守所,其中日本戰犯和漢奸曾關押於仁字號和信字號監房。1949年後相繼作為青島市人民法院看守所和青島市公安局看守所,1995年監獄搬遷,建築被長期閒置。
2004年12月,青島市政府擬將其作為市法制教育基地,2005年3月起開始組織實施修繕布展工作,2007年4月30日正式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為繼大連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之後對外開放的又一處反映殖民地監獄文化的專題博物館。

建築

2007年修繕後的膠澳歐人監獄舊址2007年修繕後的膠澳歐人監獄舊址

該建築為兩層,為鋼木石磚的混合結構,內為水泥地面。外牆使用磚砌,裝飾主要包括簡單的邊飾(位於主體建築的邊角部分)、窗飾(位於窗戶頂端)和環繞整棟建築的水平牆飾,建築最具識別性的標誌是一端與主體建築相連線的圓形塔樓,除用於監視放風場地的實際作用外,亦打破了建築的對稱格局,並使這座建築成為當時城市東部海岸線上的顯著景觀。塔樓內設47級螺旋樓梯,外部與樓梯對應、有規律地交錯開設小型窗洞,上覆的尖頂坡度很大,並在頂蓋與塔樓上部中間設磚砌裝飾。

相關展覽

該建築主要用於布置“青島監獄舊址歷史場景復原陳列展”,在建築一層內設有獄警值班室、審訊用刑室、刑具陳列室、牢房的復原陳列,二樓設有1925年李慰農、胡信之在此服刑期間的場景復原陳列,三樓為1930年代的監獄陳設和舒群在此服刑期間的場景復原陳列,地下室內設水牢復原陳列。為反映和再現監獄舊時的情景,除使用展板、展櫃外,亦採用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該博物館的歷史圖片、檔案資料主要設在原膠澳帝國法院舊址內,主要陳列為展現青島近代司法制度的建立、演變和發展歷程的“青島近代司法歷史陳列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