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原

膜原

泛指伏邪在體內潛伏的部位。清代醫家周學海提出“伏邪皆在膜原”說。他認為人感受四時不正之氣,變為伏邪潛伏於體內,附著於“膜原”部位。此膜原為廣義之膜原,即伏邪在體內潛伏之所。

概念

(1)廣義膜原:泛指伏邪在體內潛伏的部位。清代醫家周學海提出“伏邪皆在膜原”說。他認為人感受四時不正之氣,變為伏邪潛伏於體內,附著於“膜原”部位。此膜原為廣義之膜原,即伏邪在體內潛伏之所。

(2)狹義膜原:為內外交界之地,乃一身之半表半里,居於衛表肌腠之內,五臟六腑之外的膜及膜所圍成的空樣結構。膜原與腸胃相聯繫,上連於宗筋。它既是外邪侵入體內的必由途徑,又是體內邪氣排出體外的必經通路。若正氣衰弱,外邪每由膜原入內,進而侵及內部臟腑;若正氣恢復,正氣鼓邪外出,內邪每經膜原透達於外。膜原又為三焦之關鍵和門戶,為手少陽所主,其與三焦氣機的輸布運行密切相關。膜原具有屏障氣血,保護內部臟器,抵禦外邪深入的功能。膜原是邪氣易於潛伏結聚的部位,邪氣如停著於膜原,會導致邪氣不能與衛氣相行,而從衛表排出;膜原分布範圍甚廣,為邪氣結聚較為深的層次,而且,由於膜與膜之間的腔隙相通,邪氣淫溢散漫,侵淫範圍容易擴大,從而使病情加重。

源流

2.1“膜原”概念的起源

“膜原”一詞最早出現在《黃帝內經》中。在《素問·瘧論篇》中講,瘧“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其間日乃作也。”《素問·舉痛論篇》中講,“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膜原”王冰註:“謂膈募之原系。”《素問識》云:“膜本取義於帷幕之幕,膜間薄皮,遮隔濁氣者,尤幕之在上,故謂之幕,因從肉作膜。”其按:募原亦稱膜原。可見“募”與“膜”互為通假字,“募原”又可以稱作“膜原”。《靈樞·百病始生》中講,“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耳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丹波元簡曰:緩筋即宗筋也),邪氣淫泆,不可勝論。”《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譯》註:此處“募原”,指腸外之脂膜。

2.2後世對“膜原”概念的發揮

後世醫家對“膜原”這一特殊部位也很重視,對其研究較多,論述也多有發揮,並提出各自特色的觀點。

(1) 橫膈之膜與其空隙之處皆為膜原

清代醫家何秀山在為俞根初《通俗傷寒論》所作的按語中講:“《內經》言邪氣內薄五臟,橫連膜原。膜者橫膈之膜,原者空隙之處,外通肌腠,內近胃腑,即三焦之關鍵,為內外交界之地,實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凡外邪每由膜原入內,內邪每由膜原達外。”何氏認為膜原既包括橫膈之膜,又包括膜中之空隙。他把“膜”與“原”分別加以詮釋,膜為橫膈之膜,原為肌腠與胃腑之間的空隙之處,處於半表半里、內外交界之地,與三焦氣機的運行輸布密切相關。膜原既是外邪侵入人體內的必由途徑,又是體內邪氣排出體外的必經通路。

(2)人體內夾縫之處的間隙為膜原

清代醫家周學海在《讀醫隨筆·卷四證治類·伏邪皆在膜原》中講:“膜原者,夾縫之處也。人之一身,皮里肉外,皮與肉之交際有隙焉,即原也;膜托腹里,膜與腹之交際有隙焉,即原也;腸胃之體皆夾層,夾層之中,即原也;臟腑之系,形如脂膜,夾層中空,即原也;膈肓之體,橫隔中焦,夾層中空,莫非原也!原者,平野廣大之謂也。故能邪伏其中,不礙大氣之往來,古書所謂皮中淫淫如蟲行,及行痹、周痹左右上下相移者,皆在皮肉夾縫之中也。”周氏在《黃帝內經》有關“膜原”的論述基礎上,匯通了一些西醫學思想,把“膜原”的概念有所拓展,把它定義為人體內的夾縫之處的間隙,膜原範圍極廣,包括皮與肌肉之間隙、腹膜與腹壁的間隙、腸壁與胃壁的中空夾層、臟腑的系膜與系膜之間的夾層、心包膜與橫膈之間的夾層,這些地方都是邪氣易於結聚潛伏的部位,而且由於腔隙相通,邪氣浸淫的範圍容易擴大,從而使病情加重。

(3)膜原為陽明之半表半里

清代醫家薛生白根據濕熱阻遏膜原的病理特徵,提出“膜原為陽明之半表半里”之說。他在《濕熱病篇》自注中講:“膜原者,外通肌肉,內近胃腑,即三焦之門戶,實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濕熱伏於膜原證,既非陽明里證,又與傷寒之邪傳里化熱而在足少陽之半表半里證有所區別,根據濕遏熱伏的病理特徵和濕熱穢濁之邪阻遏膜原的症狀表現,多近於中焦陽明部位;而從寒熱如瘧的症狀與傷寒少陽證之寒熱往來症狀相似,但不似瘧之寒熱發有定期,故薛氏認為“膜原為陽明之半表半里”更為貼切。

膜原考識

3.1 經文

⑴《素問·舉痛論》:“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

歷代注家解釋 楊上善《太素·邪客》楊註:“腸胃皆有募有原,募原之下皆有孫絡。”

王冰註:“膜,謂膈間之膜。原,謂膈肓之原。”

張介賓《類經·諸卒痛》註:“膜,筋膜也。原,肓之原也。腸胃之間,膜原之下,皆有空虛之處。”

吳昆《素問吳注》:“膜原,膈膜之原系也。”

張志聰《素問集注》:“膜原者,連於腸胃之脂膜,亦氣分之腠理。《金匱要略》云:‘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皮膚臟腑之文理也。’蓋在外則為皮膚肌肉之腠理,在內則為橫連臟腑之膜原,皆三焦通會元真之處。……膜原之間亦有血絡。”

日人·伊澤裳軒《素問釋義》:“桂山先生曰:‘王注《瘧論》云:募原,謂膈膜之原系。與此注異。……桂山先生曰:‘上文云:腸胃之間,膜原之下。張曰:膜,筋膜也。原,肓之原也。腸胃之間,膜原之下,皆有空虛之處,以原為肓之原。恐誤。《百病始生篇》云:舍於腸胃之外,膜原之間。又云:著於腸胃之募原。《太陰陽明論》云:脾與以膜相連,蓋臟腑之間,有膜而相遮隔,有系而相連線,此即膜原也。故王注《瘧論》云:膈膜之原系。馬注《始生篇》云:腸胃之外膜原之間者,即皮里膜外也。此說近是。’”

時賢胡天雄《素問補識》:“ [ 膜原之下] 膜與募,《經》中常通用。此‘腸胃之間,膜原之下’作‘膜’,《靈·百病始生》篇‘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瘧論》與《靈·歲露論》‘橫連募原’均作‘募’。據《瘧論》‘橫連募原’句下,新校正引全本及《太素》、《巢源》均作‘膜’。王注《瘧論》云:‘募原,謂鬲募之原系。’注本篇云:‘膜,謂鬲間之膜。原,謂鬲肓之原。’前後注不同。 天雄按:原之常義有二:一為本原之原,指事物的根系。一為平原之原,指空曠的地方。王注兩用之,當以後者為是。‘鬲間之膜’,似指橫鬲言。若‘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此膜與募,又不得指鬲間之膜而當謂鬲下之膜,如腹膜、網膜之膜系。”

3.2 經文

⑵《素問·瘧論》:“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⑶《靈樞·歲露論》:“其內摶於五臟,橫連募原。”

歷代注家解釋

《太素·瘧解》:“其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楊註:“膜原,五臟皆有膜原。其邪氣內著五臟之中,橫連五臟膜原之輸。”《太素·邪解》楊註:“膜原,五臟皆有膜原。其邪氣內著五臟之中,橫連五臟膜原之輸。”

王冰註:“募原,謂膈募之原系。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募作膜,《太素》、巢元方並同,《舉痛論》亦作膜原’。”

《類經·痎瘧》註:“諸經募原之氣,內連五臟。……募音幕。按:《舉痛論》及全元起本俱作‘膜原’。”

《素問吳注》:“募原,鬲膜之原系也。”

高士宗《素問直解》高註:“橫連膏膜之募原也。”

《素問集注》張註:“募原者,橫連臟腑之膏膜,即《金匱》所謂‘皮膚臟腑之文理’,乃衛氣遊行之腠理也。”

《素問釋義》:“桂山先生曰:‘按:《舉痛論》王注云:膜,謂膈間之膜;原,謂膈肓之原。義未太明。此雲鬲募之原系。乃覺勝於彼注。蓋膜本取義於帷幕之幕,膜間薄皮,遮隔濁氣者,猶幕之在上,故謂之幕。因以肉作膜。其作募者,幕之訛爾。《太陰陽明論》:脾與胃,以膜相連耳。《太素》膜作募,知此募、幕互誤。熊、張並音暮。張曰:諸經募原之氣,內連五臟,邪在陰分,故道遠行遲。志曰:募原者,橫連臟腑之膏膜,即《金匱》所謂皮膚臟腑之文理,乃衛氣遊行之腠理也。二家之說,並不允當。姑從王義,當與《舉痛論》小腸膜原注參看。’”

3.3 經文

⑶《靈樞·百病始生》:“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或著於腸胃之募原。……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

歷代注家解釋

《太素·邪傳》楊註:“腸胃之腑,外有募原……募,謂腸胃腑之募也;原,謂腸胃腑之原也。”

《類經·百病始生邪分三部》張註:“腸胃之外、募原之間,謂皮里膜外也,是皆隱蔽曲折之所。……腸胃募原,痛連緩筋。”

馬蒔《靈樞注證發微》馬註:“募原之間者,即皮里膜外也。”

《靈樞集注》張志聰註:“募原者,腸胃外之膏膜……腸胃之脂膜也。”

日人·丹波元簡《靈樞識》:“馬云:‘募原之間者,即皮里膜外也。’張云:‘腸胃之外、募原之間,謂皮里膜外也,是皆隱蔽曲折之所。……志云:‘募原者,腸胃外之膏膜。’樓氏《綱目》從是。……志云:‘募原者,腸胃之脂膜也。’”

3.4辨識

:募原,當為膜原。在《內經》全書中募原5次,膜原2次。

募通膜,乃通假字,募為借字,本字當為膜,應讀膜(音mo)音,非讀暮(音mu)音。

膜,《說文·肉部》:“肉間胲膜也。”段註:“《釋名》:‘膜,幕也。幕絡一體也。’”

《釋名·釋形體》:“膜,幕也。幕絡一體也。……先謙曰:‘《說文》:膜,肉間胲膜也。在皮里肉間,周於一體,故云:幕絡一體。’”

《漢語大字典·月部》:“膜,生物體內象薄皮的組織,具有保護作用。如耳膜。”

《中醫大辭典》:“膜, 體內形如薄皮的組織,如耳膜、筋膜等。”

原者,《爾雅·釋地》:“廣平曰原。”指寬廣平坦的地方。如《素問補識》所云:“為平原之原,指空曠的地方。”

張登本、武長春《內經詞典》:“膜,皮肉、筋骨、臟腑間的膜狀組織。……膜原,指上焦心肺與中焦胃腸間的膜狀組織,因其廣而平,故名。”

膜原,《中醫大辭典》:“又名募原。 胸膜與膈肌之間的部位。”

《內經詞典》:“募原,同膜原。膈膜。募通膜。”

綜上所述,膜原,指膈膜,即膈下腹腔臟腑之膜,《素問補識》所云“如腹膜、網膜之膜系”者也。此為包裹腹腔內臟腑的脂膜,即腹膜。而《中醫大辭典》之注欠妥。

現代醫學認為,腹膜為覆蓋於腹、盆腔壁內和腹、盆腔臟器表面的一層薄而光滑的漿膜,由間皮和少量結締組織構成,呈半透明狀。腹膜包括髒層和壁層,它們之間相互折返移行,形成許多結構,這些結構不僅對器官起著連線和固定的作用,也是血管、神經等進入臟器的途徑。根據結構和部位的不同,分為網膜、系膜和韌帶三種。其間含有神經、血管,或淋巴管、結締組織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