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神經嵴來源的疾病
腹膜後成神經細胞瘤與神經嵴來源的疾病有一定關係,可合併先天性巨結腸或神經纖維瘤。
2.家族性
有家族性發病的報導。
3.其他
環境因素及酒精、染髮劑等也與腹膜後成神經細胞瘤發病有關。
臨床表現
1.症狀
常見症狀為腹痛和腹部包塊,有時伴食慾減退和腹瀉,可有發熱、貧血等全身症狀及骨骼、皮膚等轉移症狀。
2.體徵
檢查發現腹部包塊,包塊堅硬並有結節狀,不活動,無壓痛,經常超越中線。晚期患者常有腹水、腹壁靜脈怒張、腹壁水腫等。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或尿中兒茶酚胺或兒茶酚胺代謝產物香草扁桃酸(VMA)顯著升高,對診斷有特異性。
2.影像學檢查
(1)CT 腹膜後間隙內呈現不規則、邊緣界限不清的實質性腫塊,可跨越中線向兩側生長,伴有出血、壞死及斑點狀鈣化。
(2)超聲 腫塊體積大,常超過中線,包膜回聲常不完整,內部為極不均質回聲,有強回聲的光斑,同時有弱回聲和大小不等的液區。
診斷
有腹部包塊、腹痛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有典型的本病特徵,結合年齡特點,首先考慮本病,通過組織穿刺活檢,可確定診斷。檢測患者血或尿中兒茶酚胺或兒茶酚胺代謝產物香草扁桃酸(VMA)升高有助神經母細胞瘤診斷,影像學檢查也可確定腫瘤大小,侵犯範圍,與周圍臟器關係,有助於術前制定治療方案。
鑑別診斷
1.腎母細胞瘤
臨床表現有發熱、貧血、腹部包塊和血尿。CT顯示患側腎臟明顯增大,外形不規則,內有出血、壞死,偶有鈣化。
2.腹膜後畸胎瘤
影像學檢查一般顯示邊界清楚,包膜完整,瘤內呈混雜密度,內含有鈣化、囊性軟組織及脂肪等多種成分。
治療
1.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是腹膜後成神經細胞瘤標準的治療手段。完整切除腫瘤科可以顯著降低腫瘤的復發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手術後應定期複查兒茶酚胺代謝產物香草扁桃酸(VMA)。術後根據病情配合放療或化療。
2.放療
成神經細胞瘤對放療敏感,手術困難者可通過放療控制局部復發,或使腫瘤縮小後再手術,能延長患者生存期。此外,放射治療對有骨轉移的患者有鎮痛作用。
3.化療
對化療較敏感,對於腫瘤較大手術切除困難者,可行術前化療。晚期主要以化療為主,可緩解病情。目前多採用聯合治療方案,常用的藥物有順鉑(CDDP)、長春新鹼(VCR),環磷醯胺(CTX)、阿黴素(AD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