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
貝類中毒的類型:麻痹性貝類中毒(PSP)、腹瀉性貝類中毒(DSP)、神經毒性貝類中毒(NSP)、失憶性貝類中毒(ASP)。疾病特徵:
食用了被污染的貝類可以產生各種症狀,這取決於毒素的種類、它們在貝類中的濃度、和食用被污染貝類的量。在麻痹性貝類中毒的病例中,臨床表現多為神經性的,包括麻刺感,燒灼感,麻木,嗜睡,語無倫次,和呼吸麻痹。而DSP,NSP和ASP的症狀更加不典型。DSP一般表現為較輕微的胃腸道紊亂,如噁心、嘔吐、腹瀉、和腹痛並伴有寒戰、頭痛和發熱。NSP既有胃腸道症狀又有神經症狀,包括麻刺感和口唇、舌頭、喉部麻木,肌肉痛,眩暈,冷熱感覺顛倒,腹瀉,和嘔吐。ASP表現為胃腸道紊亂(嘔吐,腹瀉,腹痛)和神經系統症狀(辨物不清,記憶喪失,方向知覺的喪失,癲癇發作,昏迷)。引起疾病的相關食物:
所有的貝類(濾食性軟體動物)都有潛在的毒性 。但是,PSP一般與貽貝(海虹)、蛤蜊、扇貝、和干貝有關;NSP與從佛羅里達海岸和墨西哥灣捕撈的貝類有關;DSP與貽貝(海虹)、牡蠣、和干貝有關,而ASP與貽貝(海虹)有關。發病率:
因為對貝類中毒的發生及其嚴重性沒有比較好的統計學資料,所以沒有辦法得到這類疾病的真正發病率。貝類中毒的病例常常被誤診為其它疾病,而且一般很少被報告。在貝類中毒的四種類型中,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最嚴重的是PSP。過去,PSP毒素的強烈毒性已導致了非常高的死亡率。併發症:
PSP:中毒症狀進展相當快,在攝入貝類0.5到2小時內即可發生,這主要取決於攝入毒素的量。在嚴重的病例中,呼吸麻痹很常見,如果沒有提供呼吸支持就可能發生死亡。如果在中毒後12小時內套用呼吸支持,病人常常可以完全恢復,而沒有持久的副作用。對於特殊病例,由於這種毒素有弱的降低血壓作用,即使有呼吸支持,仍然可能因為心血管衰竭而發生死亡。NSP:這類中毒在攝入貝類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內發生;持續時間相當短,從幾個小時到數天。恢復完全幾乎沒有後遺症;尚無死亡的報告。
DSP:這類中毒的發生取決於攝入毒素的劑量,在攝入貝類後少則30分鐘到兩三個小時內即可發生,疾病症狀持續2到3天。恢復完全無後遺症;這種疾病一般沒有生命危險。
ASP:這類中毒以在24小時內出現胃腸道症狀為特徵;神經症狀發生在48小時以內。在老年人中,中毒症狀特別嚴重,可有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的症狀。迄今為止,所有死亡均發生在老年病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