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內營養

腸道內營養

腸道內營養(enteralnutrition,EN)是經胃腸道提供代謝需要的營養物質及基他各種營養素的營養支持方式。

歷史沿革

腸道內營養腸道內營養
18世紀末,出現通過鼻胃導管提供營養物質,至19世紀已得到廣泛套用。

1942年誕生了最早的腸內營養製劑Nutramigen,並推入市場,用於治療兒童腸道疾病。

20世紀50~60年代,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出現了對於化學配方的改進。該配方中化學成分明確,不含殘渣,無需消化即能吸收,稱為要素膳。套用結果顯示,正常人在6個月內僅靠該要素即可維持正常營養和生理狀態。

隨著近年來對胃腸道結構和功能研究的深入,逐步認識到胃腸道不單純是消化吸收器官,同時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因如此,較之胃腸外營養(Parenteralnutrition,PN)支持,EN的優越性除體現在營養素直接經腸吸收、利用,更符生理、給藥方便、費用低廉外,更顯示有助於維持腸黏膜結構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優點。故在決定提供何種營養支持方式時,首選EN已成為眾多臨床醫師的共識。

吸收途徑

腸內營養的途徑有口服和經導管輸入兩種其中經導管輸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腸管,鼻空腸管和胃空腸造瘺管。決定於時間長短、精神狀態與胃腸道功能。

操作適應

①吞咽和咀嚼困難

②意識障礙或昏迷

③消化道瘺

④短腸綜合徵

⑤腸道炎性疾病

⑥急性胰腺炎

⑦高代謝狀態

⑧慢性消耗性疾病

⑨糾正和預防手術前後營養不良

⑩特殊疾病

注意事項

禁忌症

麻痹性和機械性腸梗阻、消化道活動性出血及休克均系EN的禁忌證。嚴重腹瀉或極度吸收不良時也應當慎用。

併發症

(1)機械併發症

原因:其發生往往與飼管本身有關,如管徑的大小、材料等有關。吸入性肺炎是一種潛在致命性的併發症,它可能是由於大管徑飼管損傷食管下括約肌、移位或姿勢不當所致。

處理:鼻飼時應將患者頭部抬高30度,灌完後lh,才可放平;鼻飼時回抽胃殘留液,如大於100ml,應暫停鼻飼或放慢鼻飼灌注的速度。

(2)飼管堵塞

原因:鼻飼液濃度過高或勻漿沒有完全打碎所致。

處理:鼻飼後,應以水清洗管子,確保管內無食物殘留。

(3)胃腸道併發症

腹瀉最常見

腹瀉原因:長期未進食、初次鼻飼、灌注速度過快、吸收不良、濃度太高、乳糖不耐症等。

處理:初次應從低濃度開始,逐漸增加濃度,降低灌注速度;對於乳糖不耐的病人,應給予無乳糖配方。

(4)代謝方面的異常

如脫水、水腫房鉀及高鎂等,應注意觀察,及時調整配方的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