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是足癬的俗名。有的人把“腳氣”和“腳氣病”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醫學上的“腳氣病”是因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腳氣”則是由真菌(又稱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足癬如不及時治療,有時可傳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癬和甲癬等,有時因為癢被抓破,繼發細菌感染,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中醫稱腳氣為“腳弱”。《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風毒腳氣方》:“然此病發,初得先從腳起,因即脛腫,時人號為腳氣。深師云:腳弱者,即其義也”。
腳汗:證名。見《醫學綱目》卷十七。因脾胃濕熱而致者,足心熱而不時汗出。脾胃虛寒者,足心冷汗時出。
相關詞條
-
腳汗
有些人多走路或跑步後腳汗出得很多,汗水把鞋襪浸濕,怪難受的。腳汗較多的原因大致有這樣幾方面:有些人的足部汗腺比較豐富,特別會出汗,這往往與遺傳因素有關。...
簡介 產生原因 去除方法 有效方法 注意事項 -
腳氣
腳氣,也叫足癬、香港腳,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腳氣,只是輕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減輕,也有人終年不愈。其皮膚損...
概述 中藥噴劑方法 中藥泡腳方法 乾腳氣 類型 -
腳氣水泡
水皰型腳氣的水皰或群或散分布於足跖、足緣。局部皮膚潮紅,繼發細菌感染時出現水皰膿皰,以夏季多見。類似於中醫“田螺皰”。《醫宗金鑒》記載:“……初生形如豆...
概述 病因介紹 臨床症狀 疾病治療 預防措施 -
糜爛性腳氣
糜爛型腳氣是由皮膚癬菌(真菌或稱黴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濕或鞋襪不通氣等都可誘發本病。在所有的腳氣類型中糜爛型腳氣是最為多見的一種,好發於第三與第四,...
治療方法 疾病危害 疾病護理 預防常識 注意事項 -
汗證
汗證是由於人體陰陽失調,營衛不和,腠理不固,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證。根據汗出的表現,一般可分為自汗、盜汗、戰汗、黃汗等。時時汗出,動則益甚者為自汗...
歷史記載 治療原則 病因病機 宜忌原則 飲食療法 -
水皰型腳氣
水皰型腳氣是腳氣的一種,皮膚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對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均有較大影響。不合理、不規範的診斷與治療常導致腳氣治癒率低、復發率高。腳氣是夏季發...
病因 治療 中醫治療 患者飲食 護理 -
濕腳氣
濕腳氣是生活中一種病症名,出自 《太平聖惠方》 卷四十五記載。
簡介 症狀 注意事項 預防 治療 -
乾腳氣
乾腳氣腳氣病之一。指腳氣之足膝不腫者。見《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五。指腳氣之不腫者。因素體陽虛內熱,濕熱、風毒之邪從熱化,傷營血,筋脈失養所致。症見足脛無力...
症狀表現 預防 解釋以及資料方法 日常護理 預防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