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腎疔,病名。同名異病病名。《外科啟玄》卷二。又名黑疔,系指生於腎經部位,足小趾、湧泉穴處之疔腫,證見寒熱,面色(黑乾),治宜解毒托里之劑,或加引腎經之品。另外,《外科真詮》卷下所述之腎疔,則系滿天星疔之別名。證治參見該條。
腎疔是一種疾病,又名黑疔,系指生於腎經部位,足小趾、湧泉穴處之疔腫,證見寒熱,面色(黑乾),治宜解毒托里之劑,或加引腎經之品,出自《外科啟玄》卷二。
腎疔,病名。同名異病病名。《外科啟玄》卷二。又名黑疔,系指生於腎經部位,足小趾、湧泉穴處之疔腫,證見寒熱,面色(黑乾),治宜解毒托里之劑,或加引腎經之品。另外,《外科真詮》卷下所述之腎疔,則系滿天星疔之別名。證治參見該條。
三十四疔,病名。按部位、形狀等分疔為三十四種之總稱。
解釋 相關條目人中疔,病名,疔瘡生在人中穴處,又稱“龍泉疔”。
概念 病理五種疔之總稱。 如《中藏經》所稱之五疔,即白疔、赤疔、黃疔、黑疔、青疔。 《外科正宗》卷二則命名五疔為:火焰疔、紫燕疔、白刃疔、黑靨疔、黃鼓疔。
基本資料 相關連結菜頭腎,中藥材名。本品為爵床科菜頭腎屬植物菜頭腎Championella sarcorrhiza C. Ling,以根及莖、葉入藥。全草夏秋可采,曬乾,...
來源 功能主治 形態特徵 分布區域 生長環境辨湧泉疽足底疔論湧泉疽(腎經穴位,在足心),生於足心,又名井泉疽,俗名病穿板,又名穿窟天蛇。屬少陰腎經虛損、濕熱下注而成。若高突腫,過候即潰膿...,致傷脾胃,使元氣愈虛,多致不救。 足底生疔,初起如小瘡或小泡,根腳堅硬...
腎蕨,中藥名。為腎蕨科植物腎蕨 (L. ) Trimen的根莖、葉或全草。分布於華南、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咳,消...
別名 入藥部位 性味 歸經 功效菜頭腎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棒狀肉質根類條,直徑4-5mm。莖直立或基部稍傾斜,節稍膨大,被短柔毛或近無毛。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栽培技術疔毒草,即堇菜科植物裂葉堇菜的全株,主治各種瘡毒、癤腫,麻疹熱毒等。
疔毒草 正文 異名 來源 植物形態爵床科菜頭腎屬植物菜頭腎Championella sarcorrhiza C. Ling,以根及莖、葉入藥,摘錄於《全國中草藥彙編》,分布於中國大陸的浙江等地。
來源 功能主治 形態特徵 分布區域 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