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信息
種中文名:腋頭風毛菊
種拉丁名:SaussureakomarnitzkiiLipsch.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拉丁名:Saussurea
國內分布:分布我國(Ching-Shan)。海拔2100米。模式標本采自Ching-Shan。
海拔:2100
命名來源:[Bull.Soc,Nat.Mose.Bio1.N.S.Lix.Livr.59(6):81.1954]
中國植物志:78(2):205
組中文名:風毛菊組
組拉丁名:Sect.8.Saussurea:Lipsch•,Gen
亞族拉丁名:CARDUINAEO.Hoffm.
族拉丁名:CYNAREAELess.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莖單生,高10---15厘米,扭曲,有翼。下部與中部莖葉圓形,長5—5.5厘米,寬4--4.5厘米,無葉柄或幾無葉柄,多少沿莖下延,邊緣有小鋸齒,上部接近頭狀花序的葉小,全部葉質地堅硬,兩面異色,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白色,被稠密的白色絨毛。頭狀花序2—3個,單生上部葉腋,圓柱狀,長1.5厘米,直徑5—7毫米;
總苞片4層,被蛛絲狀柔毛,外層卵形,中層長圓狀卵形,內層較窄長,線形,全部總苞片頂端漸尖,有黑色尖頭。花托有托片,托片少數,線鑽形。小花紅色,長9毫米,細管部長4—5毫米。花葯尾部有長柔毛。瘦果褐色,無毛,長4毫米。冠毛幾2層,外層發育,長1毫米,糙毛狀,內層羽毛狀,長6—7毫米,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
花果期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