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飲食不節,或他病傷脾,或情志失調。
病機
胃司受納,脾主運化,若脾胃損傷,則脾失健運,故見食欲不振,厭惡進食;脾為陰土,喜燥惡濕,若濕邪困脾,則脾失健運,故見腹脹,大便不調;舌淡紅,苔薄白或薄膩,脈尚有力為脾失健運之象。
辨證要點
食欲不振,厭惡進食,舌淡紅,苔薄白或薄膩,脈尚有力。
臨床表現
輕則出現腹脹納呆、腸鳴、泄瀉等消化不良症狀;久則面黃肌瘦,四肢無力;若水濕困阻則四肢浮腫,或水泛成痰成飲。舌淡紅,苔薄白或薄膩,脈尚有力。
治法
調和脾胃,運脾開胃。
常用方劑
不換金正氣散加減。
常用中藥
蒼朮、陳皮、枳殼、藿香。
常用中藥
厚朴、藿香、甘草、半夏、蒼朮、陳皮、生薑、大棗。
常用腧穴
脾俞、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
預防與調護
1. 要掌握正確的小兒餵養方法,飲食起居按時、有度,飯前勿食糖果飲料,夏季勿貪涼飲冷,根據不同年齡給予富含營養,易於消化,品種多樣的食品。母乳餵養的嬰兒4個月後應逐步添加輔食。
2. 出現食欲不振症狀時,要及時查明原因,採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對病後胃氣剛剛恢復者,要逐漸增加飲食,切勿暴飲暴食而致脾胃復傷。
3. 注意精神調護,培養良好的性格,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誘,切勿訓斥打罵,變換生活環境要逐步適應,防止驚恐惱怒損傷。
4.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做到“乳貴有時,食貴有節”,不偏食、挑食,不強迫進食,飲食定時適量,葷素搭配,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堅硬等不易消化食物,鼓勵多食蔬菜及粗糧。
5. 遵照“胃以喜為補”的原則,先從小兒喜歡的食物著手,來誘導開胃,暫時不要考慮營養價值,待其食慾增進後,再按營養的需要供給食物。
6. 注意生活起居,加強精神調護,保持良好情緒,飯菜多樣化,講究色香味,以促進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