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
漢族民間的神話傳說中,一直流傳著“龍生九子不成龍”的說法,也就是說龍的九種子嗣都不是龍,而是九種不同的動物。這個傳說有很多個版本,各不統一,不過基本上都是九種動物排名的差異,對於九種動物本身基本都是一樣的。

蚣蝮,又名避水獸,沒人說得清它的樣子。頭部有點像龍,
不過比龍頭扁平些,更接近於獸類,有點獅子相,頭頂有一對犄角。身體、四條腿和尾巴上都有龍鱗。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避水獸的祖先因為觸犯天條,被貶下凡,被壓在巨大沉重的龜殼下看守運河1000年。千年後,避水獸的祖先終於獲得自由,脫離了龜殼。人們為了紀念、表彰其家族護河有功,按其的模樣雕成石像放在河邊的石礅上,並說這樣就能鎮住河水,防止洪水侵襲。
蚣蝮:寓意四方平安之意,水性非常好,修橋之時,放於橋頭或橋身。嘴大,肚子裡能盛非常多的水,所以多用於作為建築物的排水口。也有傳說蚣蝮能吞江吐雨,負責排去雨水。

在故宮、天壇等中國古代經典的皇家建築群里經常可以看到蚣蝮的身影。
蚣蝮性善好水,又稱吸水獸,會調節水量,使洨河水“少能載船,多不淹禾”,保佑一方平安,倍受百姓崇敬。以此靈異之物鎮於橋頂兩側,面向滔滔河水,寓示大橋會永避水害,長存永安。
蚣蝮簡介

中國民間,一直流傳著“龍生九子”不成龍的說法,也就是說龍的九種子嗣都不是龍,而是九種不同的動物。這個傳說有很多個版本,各不統一,不過基本上都是九種動物排名的差異,對於九種動物本身基本都是一樣的。
蚣蝮(gōngfù),相傳是龍生九子之一。好水者:位於橋邊的最喜歡水,常飾於石橋欄桿頂端。被雕成橋柱、建築上滴水的獸形,是古橋的守護神。在後門橋的四個角上趴蝮,造型非常優美。
“龍生九子”之談
“龍生九子”的解釋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明代一些學人筆記,如陸容的<菽園雜記>、李東陽的<懷麓堂集>、楊慎的<升庵集>、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芸>等,對諸位龍子的情況均有記載,但不統一。
“龍生九子”傳說之一
在明代,龍還被人們附會出了一個繁盛的家庭。龍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匯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而演化為龍。然而並非所有的怪異獸像都百川歸海,納入了龍像之中,在與龍形象形成、發展的同時,一些怪異獸象也在發展,並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龍的某一種形象特徵。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聯繫起來。在民間,很久就流傳著龍生九子的說法,但是九子為何物,並沒有確切的記載,然而這一公案卻由於“真龍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結果。據說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來潮,問以飽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倉卒間不能回答,退朝後左思右想,又向幾名同僚詢問,糅合民間傳說,七拼八湊,才拉出了一張清單,向皇帝交了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
1、蚣蝮(gōngfù)、 :性喜水,被雕成橋柱上的獸形;


2、嘲風:喜好冒險,因而人鑄其像,置於殿角;


3、睚眥(音ya二聲zi四聲):平生好殺,喜血腥之氣,其形為刀柄上所刻之獸像;


4、贔屓(音bi四聲xi四聲):力大,其背亦負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龜;


5、椒圖:形狀似螺蚌,性好閉,鋪首銜環是其形象;


6、螭吻(音chi一聲wen三聲):平生好吞,即殿脊的獸頭之形;


7、蒲牢:平生好鳴,它的頭像被用作大鐘的鐘紐;


8、狻猊(音suan一聲ni二聲):喜歡蹲坐,佛像座下的獅子是其造型;


9、囚牛:性喜音樂,其形為胡琴琴桿上端的刻像;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龍生九子”傳說之二
①囚牛:龍生九子的老大,平生喜愛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 | ②睚(yd)眥(zi):是老二,平時好鬥喜殺,刀環、 刀柄 、龍吞口便是它的遺像。 | ||
③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時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 | ④蒲牢:形似盤曲的龍,是老四,平生好鳴好吼,洪鐘上的鈕是它的遺像。 | ||
⑤狻(suan)猊(ni):形似 獅子 ,排行老五,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 | ⑥霸下:形似龜,是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 | ||
⑦狴(bi)犴(an):又叫憲章,形似虎,是老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的虎頭型的裝飾是其遺像。 | ⑧贔(bi)屓(xi):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邊的文龍是其遺像。 | ||
⑨螭吻:龍形的吞脊獸,是老九,口闊嗓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 | 以上九圖和文字即“龍生九子”的傳說之二。 |
詳細參照:“龍生九子”
龍的中國緣

中國人稱自己是龍的傳人,以龍為祖先。龍的歷史在中華大地源遠流長,遍及南北。在北方內蒙古的三星他拉於1971年發現了玉雕的豬龍,據專家考證大約距今6000—7000年前;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有陶壺龍紋;遠隔千里之外的江蘇吳縣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上,刻有一種似蛇非蛇的勾連花紋,即是古越人的龍圖騰崇拜的象徵。這說明,至少在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了關於龍的圖騰崇拜。龍的形成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的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脫離自然界中的具體動物形象,成為集諸種動物靈性與特長於一身的特殊動物。
到唐代,龍成了天子的專利。龍紋只能用於皇帝的衣服器物,龍成為皇權的象徵。宋之後,關於龍的歷史與家族有了更多的傳說。龍在其形象形成過程中,曾海納百川的匯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到後來,這些怪異獸像在龍形象發展的同時糅合了龍的某一種特徵,形成了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說法。但龍之九子為何物,究竟誰排老大誰排老二,並沒有確切的記載。民間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不一而同。據說一次明孝宗朱佑樘曾經心血來潮,問以飽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後七拼八湊,拉出了一張清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趴蝮、嘲風、睚眥、贔屓、椒圖、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過在民間傳說中的龍子卻遠遠不止這幾個,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傳說是龍的兒子。
只要知道龍生九子的形成過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龍生九子有這么多的說法。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詳細參照:龍
古建築岔脊上的吉祥獸

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 這些小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吉祥獸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裡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是九個小獸。
重脊的頂端為騎鳳仙人,後面依次排列鴟吻(音吃吻,龍的九子 之一)、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
重脊前為什麼用仙人騎鳳?傳說:齊國國君齊王,一次作戰中失敗,來到一條大河岸邊,走頭無路,後邊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隻大鳥飛到眼前,齊*王急忙騎上大鳥,渡過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築脊端,也表示騎鳳飛行,逢凶化吉。
為什麼要選用這些小獸安放在古建築上呢?
1、鴟吻(音吃吻,龍的九子 之一),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於屋檐上。
2、鳳,比喻有聖德之人。據《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這裡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
3、獅子,代表勇猛、威嚴。<傳燈錄>記載:“……-獅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
4、天馬、海馬,我國古代神話中也是吉祥的化身。
5、狻猊(音酸泥),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的猛獸,也有說為龍的九子之一。
6、狎魚,是海中異獸,傳說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
7、獬豸,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猛獸,與獅子類同。<異物志>中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斗則不觸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
8、鬥牛,傳說中是一種虬龍,據<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虬嫡[蟲旁]之類,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鰲玉棟坊之上。”它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雨鎮物。
9、行什。
把這些小獸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處,象徵著消災滅禍,逢凶化吉,還含有剪除邪惡、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築裝飾上這些走獸,使古建築更加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充滿藝術魅力。
參考資料《從故宮太和殿的小獸談起》。
虛擬人物

魔界九龍子中排行第三,性格較溫和,擅長暗器,立場偏向支持龍閣梭羅復辟的饕餮一派。所謂蟲八蟲夏者,性好水,故常被雕於橋樑或建築上的滴水獸形,是古橋的守護神。
名稱:蚣蝮
性別:男
身份:九龍子排行第三
初登場:霹靂烽火錄第15集
退場:霹靂風暴第8集
根據地:九蟠山棲異谷、三回洞
兄弟:饕餮、狴犴、椒圖、螭吻、贔屭、狻猊、睚眥、蒲牢(九龍子)
組織門派:魔界
上司:龍閣梭羅
相關連線
資料來源:資料參考:http://www.yanxiao.com/ztwz/dragon/twojz.htm
文章參考:http://www.jsdj.com/luyou/changsi/LO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