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環保領域平台

能源環保領域平台是首都科技條件平台四大領域平台之一,是由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負責運營管理。

百科名片

首都科技條件平台能源環保領域平台是首都科技條件平台四大領域平台之一,是由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以下簡稱可持續中心)負責運營管理。可持續中心將依託優勢資源,以戰略規劃、技術諮詢、政策研究、成果推廣、示範工程、宣傳培訓、機制創新為手段,提供科技服務,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據最新統計數據,目前能源環保領域平台已整合18家科研機構與企業的科技條件資源。從2008年開始,可持續中心從北京市能源環保企業與北京市能源環保領域科技條件資源入手,陸續開展了北京市能源環保領域科技條件平台的“供”和“需”情況調研。
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副主任劉靜平對《科學時報》記者表示,下一步該中心將在此基礎上,通過能源環保領域若干產業聯盟的建立,整合能源環保領域的資源,推動能源環保領域科技條件平台建設,打造首都能源環保科技條件平台特色服務,更好地服務於北京市能源環保產業。

科技資源共享尚待開發

自2008年以來,可持續中心就對北京市理化測試中心、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北京市水利科學研究所、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北京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和北京機電院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機構開展了科技條件資源的相關調研。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科技促進中心循環經濟部部長陳紅介紹說,根據中心對在京科技資源情況的調研結果顯示,能源環保領域的科技資源大多分散在各高校、科研院所、監測檢測機構與大中型企業中,其中在京高校約25家,監測檢測機構約28家,科研院所超過40家,能源環保企業超過1355家。
調查表明,在京科技資源在科技研發與產業化推進過程中,由於受到規模、資源與環境條件及機制的束縛,普遍存在著對科技人員、室驗室操作人員、儀器設備、實驗試驗場地、科學數據資源、信息交流平台等各類科技條件資源的需求以及現有存量科技資源不能盤活的現象。
根據統計數據,與科研院所等其他機構相比,由於企業經營機制靈活,開放服務基礎好,開放意願強烈,對外開展共享服務具有較大潛力。
陳紅介紹說,目前科技條件資源整合的工作重點主要放在儀器設備的整合上,現階段能源環保領域儀器設備資源整合總量約為4.18億元,可開放儀器設備總額為2.27億元,涉及能源、水、大氣、固廢、土壤、光污染、噪聲、輻射等能源環保諸多領域。

提供四大特色服務

劉靜平表示,針對目前能源環保領域科技條件資源的現狀,可持續中心在分析領域供求信息的基礎上,確定能源環保領域科技條件平台將主要提供四大特色服務。
首先是資源整合。在科技條件資源供給方,針對科技條件資源總量豐富的在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中型骨幹企業等單位的科技條件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可供對外開放服務的科技條件資源庫。科技條件資源不僅囊括儀器設備,還包括微生物菌種、植物等各類種質資源和各種科學數據及化學試劑與材料資源。在需求方,針對京內外能源環保產業最新市場與科技需求信息進行廣泛調研和梳理,形成能源環保領域科技條件需求市場。
其次是供需對接。通過組織能源環保領域相關企業、生態園區、領域綜合研發服務機構、領域專業研發服務機構、領域相關協會、聯盟和平台等宣傳對接會議,為科技條件資源擁有機構與需求企業提供供需對接平台,同時加強各機構間的科技條件資源合作,避免科技條件資源的重複投資建設,實現互利共贏。
交流培訓亦不可或缺。劉靜平表示,可持續中心還將根據領域市場對人才的要求,開展專業技能和行業標準培訓、人才引進和人才交流等服務;此外,加大對國際最新科學數據的收集整理和最新技術的引進吸收,同時跟蹤國內外能源環保領域最新的市場需求,提昇平台深層服務能力,形成核心工作團隊。
在市場開拓上,該中心下一步將開拓京外及海外市場,確定京外能源環保產業發展較快、規模較大的地區,為京內外乃至海內外能源環保企業提供分析、測試、檢測、監測、實驗、培訓、諮詢、鑑定等研發服務,推動首都能源環保領域科技服務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