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江祖廟

胥江祖廟

蘆苞祖廟,又稱胥江祖廟,坐落於三水蘆苞鎮北郊。始建於南宋鹹淳四年(1268),為三水最古老的寺廟建築。歷經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特別是清嘉慶十三年至十四年 (1808—1809)和光緒十四年(1888)的重修,更使這座廟宇瑰麗多姿,成為一座藝術之宮。祖廟由北座觀音廟、中座(主體)武當行宮以及清嘉慶年間加築的南座文昌宮組成並列的三座建築群體。現建築呈清代風格。胥江祖廟經曆元、明、清和中華民國五個朝代,距今具有800多年的歷史,並於1989年被廣東省確定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胥江祖廟 胥江祖廟

蘆苞祖廟,又稱胥江祖廟,位於蘆苞中心城區北郊,始建於南宋嘉定年間(公元1208年),內有北帝廟、觀音廟、文昌廟、華山寺,集儒、釋、道三教合一,與悅城龍母廟,佛山祖廟並列為廣東省最有影響的三大古廟,1989年被確定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經國家宗教局、中國道協等國家、省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學者考究論證,蘆苞祖廟被認定為“南武當”的主體廟宇。

祖廟面臨北江,後倚小華山(龍坡山),山水相接,樹木茂盛,總面積達99338平方米。廟內由四座廟宇並列而成,其中,武當行宮(也稱北帝廟)作為主體廟居中,左為普陀行宮(也稱觀音廟),右為文昌宮(也稱文昌廟),而普陀行宮的左側則為華山寺。四座廟宇分別供奉著北方真武玄天上帝、觀世音菩薩、文昌帝君以及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地藏菩薩和六祖慧能等的神像。四座廟宇的建築均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採用磚木結構。牆體全是水磨青磚對縫砌就,屋面為碧綠色的琉璃瓦,出檐施以木雕蓮花托,四角翹飛,屋脊上鑲有雙龍戲珠及瓷製人物,栩栩如生,“藝術裙”上刻有歷史典故、神話傳說、人物花卉、詩書字畫。尤其北帝廟展脊的“雙龍戲珠”陶塑造型優美,光彩照人。龍珠旁有一棵奇樹,受靈氣之壤,永久不長,常年青綠,自1935年被一香客發現至今乃自然成活,它奇特的生存方式一直是個難解之謎,被遊客們譽為“神樹”。在武當行宮內還有一口名曰“金沙聖井”的水井。相傳此井為一金龍留下的龍涎和金鱗而形成的,井水冬曖夏涼,久存不腐,曾被定為朝庭貢品。香客恭飲此水,也能消災除病、延年益壽。

建築格局

占地面積965平方米。各廟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山門和大殿均硬山頂三花風火山牆。山門面寬三間、大殿面寬、進深皆三間,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木構梁架結構。三廟有橫門相通,通道隔一弄,南弄題“奎光”。北弄題“斗曜”。三廟六條屋脊上,分別飾有陶塑花脊。其以多種古典戲曲和古老傳說內容為題材,塑造了眾多人物、山水、花卉、鳥獸和珠寶等,釉色鮮明,形象生動,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為清光緒十四年重修時,署名文如璧精心製作的藝術珍品。特別是武當行宮山門屋脊的兩龍爭珠,栩栩如生。屋脊還保留部分清鹹豐三年塑造的石灣陶瓷裝飾,為現存於建築上石灣陶塑之最早者。五光十色的花脊,使這幾座古廟顯得雍容華麗,氣勢磅礴。武當行宮門前置石獅一對,連座高2米。為明末清初石雕,刀法古雅凝練,形態威武傳神。山門前石檐柱刻有一副以工整楷書書寫的對聯:“五馬環回,玉鏡水通聖井水;三峰鼎峙,龍坡山接武當山”。次間石雕蝦弓式攀間樑上各置了小石獅一頭。在檐柱與山門牆之間,飾有兩組鏤金橫樑木雕,每組為三條橫樑架木組成,合長3米。皆為高浮雕人物。一面為“瓦崗寨”故事,一面為“西遼國”故事。雕工極其精細。背面刻有花木鳥獸,並刊有“廣州時泰造”字樣,為光緒十四年所制。觀音廟山門檐廊結構、木雕與武當行宮略同。其檐柱聯為:“法宇配龍坡,仿佛普陀氣象;蓮台朝玉鏡,依稀西竺規模”。

胥江祖廟 胥江祖廟

蘆苞祖廟古樸神靈,廟內建築藝術內涵豐富,除上述主體建築外,園內還有以素食而遠近聞名的齋堂,眺望滔滔北江水的望江亭,禹門牌坊、靈光普照牌坊、青雲直步牌坊、百步梯、望江亭、普濟橋、龜蛇池等景點,並流傳著“五馬入華山”、“太婆山”、“仙人腳印”等美麗傳說,蜚聲海內外,信眾香客川流不息,香菸繚繞不斷。

山門

三廟山門檐廊牆上畫有多幅壁畫。山川人物,惟妙惟肖。“竹林七賢”,令人叫絕。遍布的藝術裝飾。令祖廟外貌更顯富麗繁縟,典雅華貴。武當行宮大門額上懸掛一塊珍貴楠木鏤花豎匾,上鐫“武當行宮”四個隸書貼金大字,字型端莊渾厚。門兩旁有一副轉錄蘇東坡作品的木刻對聯:“逞披髮仗劍威風,仙佛焉耳;有降龍伏虎手段,龜蛇云乎?”語氣幽默。山門金柱上橫懸一巨型匾額。正楷書:“天樞星拱”。為鹹豐年間順德翰林游顯廷題。內牆壁畫琳琅滿目。大門頂牆上一幅水墨雙龍。畫面僅現龍頭、龍尾和部分身腰,在蒼茫雲水間呼嘯翻騰。

天井

三廟天井院落兩旁的“女兒牆”上均飾有各長6米精巧逼真的陶塑、灰雕。內容有“三國故事”、“梁山人物”、“韓熙載夜宴圖”、“郭子儀祝壽”等。其中武當行宮內的裝飾手法更為奇巧:在灰雕的背後以玻璃鏡墊底,在陽光照射或雨水沖刷下,閃閃發亮,使灰雕的山水人物故事,更具華麗色彩。三廟天井皆為麻石鋪砌。天井庭欄及上大殿石級護欄上均有明代“三羊啟泰”、 “麟吐玉書”、 “雙鳳朝陽”等祥瑞畫面的石浮雕,其雕刻玲瓏工巧、刀法古雅。武當行宮天井靠近大殿石級左下方有水井一口,石井欄上刻有“金沙聖井”四字。相傳此井井水清冽不涸。香客到此大多恭飲一杯,以求消災除病,延年益壽。其石柱有聯曰: “肄水鍾靈,金沙浩瀚流金闕;眾星環拱,玉鏡玲瓏照玉虛”。觀音廟天井聯曰: “畫棟增輝,金蓮座換金沙井;慈雲遠布,玉腋脂流玉鏡台”。

大殿

祖廟三大殿皆莊嚴肅穆,但其建築卻各有特色。武當行宮兩石檐柱上之木樑枋及其雀替均三面雕刻著各式祥瑞畫面,梁枋至屋檐置十二座大型蓮花托斗拱。使大殿顯得極為富麗華貴。檐柱刻一聯:“陽馬納乾光,仙掌遠分元岳秀;靈臇盤坎水,眾星環拱帝辰尊”。觀音廟大殿前檐廊梁枋上更獨具匠心地設定一長2.3米、高0.98米、寬0.16米之大型駝墩。梁枋及駝墩亦通體鏤刻各式祥瑞畫面。這又令大殿顯得纖巧細膩。其形制、結構、手法頗具地方特色。柱聯為:“坡嶺勢嶙峋,仙石數卷,幻作普陀岩里地;雲橋波浩渺,慈航一葉,渡來水月鏡中天”。文昌宮大殿前檐柱楷書對聯為1985年補刻,秦咢生書。右為:“肄水涌文瀾學海無涯沖碧浪”;左為;“玉衡司桂籍蟾宮有路步青雲”。祖廟還藏有石碑數通。其中《重修華山寺復建地藏殿記》,刻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其為華山寺地藏庵的變遷過程及當時的風俗民情,提供了詳盡的史實,頗具歷史價值。祖廟修建以來,已歷七百餘年。自光緒以後,多年失修。廟前照壁、牌坊、廟側“景福”戲台等,均已被毀。原廟內神龕神像及一應祭祀器具,亦已無存。鑒於其在建築、藝術、歷史上的重要價值,1983年、1989年分別被三水縣、廣東省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馬入華山

蘆苞鎮胥江祖廟,五馬入華山 蘆苞鎮胥江祖廟,五馬入華山

相傳女媧氏補天后,有一天靜坐瑤池,突覺眉心急跳,掐指一算,才知補天之石,已有兩塊飛落人間。一塊降落陝西形成西嶽華山,一塊降落南粵,就是蘆苞形成小華山。女媧氏即召金、木、水、火、土五龍御前聽令:“汝等速往南海搬取神石,以免為害塵寰。”五龍接旨後,不敢怠慢,便駕起雲頭,呼風喚雨而來去。頓時,南海一帶,烏雲罩日,雨驟風狂,電閃雷鳴,巨浪滔天。五龍一路上翻江倒海,抵達華山附近,大顯神通,推波助瀾。浪高之處,形似五匹脫韁狂奔的野馬,環回於華山之間,欲一舉把華山搬走。故有“五馬入華山”的傳說。然而,華山得天地之靈氣,受人間煙火,根基牢固,撼之不動。五龍無計可施,徒嘆奈何,唯有潛伏於此。因此小華山又被稱為“龍坡山”。在南宋嘉定年間,當地百姓就在小華山的山腳下,依山傍水的這塊地方,先建起了北帝廟,後來又在北帝廟的左邊建起了觀音廟,直到明朝末期,在北帝廟的右邊加建文昌廟,分別供奉真武(北帝)、觀音、文昌“三教合一”由此確立,亦是廣東省乃至全國少見的三教合一廟宇。這三間廟建築獨特,結構嚴謹,古樸精緻,別具匠心,在建築上運用了陶塑、灰塑、木雕、磚雕、石刻等嶺南特有“三雕三塑”的工藝,可以講是神工巧家,精巧玲瓏,走進廟內就等於進入藝術的殿堂。此外,廟內的壁畫乃出自清末民初,已有百年歷史,但壁畫基本保持原有的色彩,筆跡細膩、畫工精美、富麗多彩。以上“三教合一”、雕塑、壁畫皆為胥江祖廟的三大特色。

北帝廟

北帝又稱黑帝,為統領所有水族(故兼水神)的道教民間神祇。在廣東沿海地區,民間都有奉祀北帝祈求農業、漁業、貿易暢順的風俗。舊時,逢北帝誕日,蘆苞民間有集資在祖廟舉行賀誕的習俗,設醮肅拜、北帝巡遊、演戲酬神、燒大爆等儀式,祈求消災解困,治水御火,社會和諧,百姓康寧,萬業昌盛。

在北帝廟正殿前檐上是承托整個屋頂的斗拱梁架,而這斗拱木架亦稱為“燕子托”、“蓮花托”因為從下而上望,它既似燕子尾又象蓮花座,斗拱梁架的奇特之處是整個梁架沒有任何一根鐵釘,而是通過木筍與木筍之間接嵌而成的,單從屋樑上的傑作,就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聰明才智的寫照。而正殿紫宵宮內供奉的是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亦稱北帝)。兩傍各有一個神像,左為司旗武尉,右為掌印文臣。傳真武為淨樂國太子,後在武當山修煉,得道飛升,威鎮北方。真武原指黃道圈上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玄武,呈龜蛇形象,為星宿神。宋代玄武被人格化,成為道教大神,龜蛇亦變成真武手下兩員大將。為避趙宋始祖趙玄朗之諱,改稱真武。元世祖忽必烈建設大都、與南宋對抗時,傳西直門外有龜蛇顯現,真武被尊為北方最高神,世祖下詔建廟祀真武。明代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向南京進攻時,傳真武曾顯像助威。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在武當山大力建設宮觀,歷時7年,真武信仰達到鼎盛,全國各地掀起修建真武廟的高潮。武當山亦成為全國各地真武廟的祖庭。在道教中認為每個方位都有相應的神守衛著,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南為朱雀、北為玄武。因北方在五行中屬水,故真武又是水神,有防止水災之威力。玄武原是龜蛇的合像,人格化後形象為披髮黑衣,腳踏龜蛇。因三水三江匯聚,水患較多。據史料記載(上樂塘胡氏族譜),當地百姓在南宋嘉定四年,誠心往湖北武當山,於三月初三(北帝誕)將北帝神像請回到此安奉。據說,1915(乙卯年)年和1947年北江蘆苞段先後兩次決堤,而兩次的堤圍決口都是正對胥江武當行宮的,在兩次大水中先後衝倒的有華山寺,文昌廟,戲台,公所,照壁,圍牆,香燭房等等,但北帝廟巍然屹立,不曾動搖。

北帝廟神像 北帝廟神像

觀音廟

觀音廟 觀音廟

普陀行宮位於武當行宮的左側,由天王殿和主殿組成,天王殿內分別有風、調、雨、順四大天王居於殿的兩側,每位天王手中都各執一法器。觀世音菩薩——也稱為觀自在、光世音等。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故又稱觀音。其左手持淨瓶,右手持楊柳枝,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人稱大悲菩薩。為普濟眾生,觀音可以示現三十三身。觀音作為菩薩本無性別,但在南朝後,為更好體現大慈大悲和方便閨房小姐供奉,產生女身觀音像。相傳觀音菩薩的道場在浙江普陀山。主殿內的觀音座像乃楊柳觀音,此觀音像在蓮花台上盤膝而坐,儀態優雅,慈眉善目,普渡眾生,是由上好檀木雕刻而成。而位於旁邊的是明代的送子觀音銅像,原由一位居士收藏,因夢中見該觀音說應安於寺廟供奉而送於此,而信眾來此誠心求拜,多得應驗。普陀行宮內檐廊牆上的壁畫,山川人物,惟妙惟肖,令人讚嘆不已,在主殿橫樑上的一組通花木雕砣墩,是全廟現存最大的一塊木雕,上面無論是花、松、鳥獸、仙、人等,其雕工之精巧,結構之緊湊,造型之優美,實屬木雕中的精品,堪稱嶺南一絕。

文昌宮

文昌宮、武當行宮、普陀行宮、華山寺 文昌宮、武當行宮、普陀行宮、華山寺

在北帝廟的左側是文昌宮,此殿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屬儒教。文昌本星名,乃為多數人所知的文曲星,或稱文星。古時候認為文曲星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其成為民間和儒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屬掌管仕途功名祿位之神,所以在以前,仕子進京考試亦必先拜文昌。以民間的習俗為例,每當子女上學開筆時必定到文昌廟拜祭,以祈求子女學習勤奮讀書聰明。時至今日,每年來為子女行開筆禮的家長多不勝數。此外,由於文昌亦是掌管功名之星宿,所以自古以來許多為官者亦前來參拜文昌,寓意其官運亨通。文昌廟在文革時遭到很大的破壞,現時此廟是在1984年據原貌重修的。

華山寺

華山寺 華山寺

華山寺與胥江祖廟相鄰,建於南宋嘉定初年,比胥江祖廟略早,始稱“華胥古梵”,為一法號復庵的僧人所建。該寺經歷代擴建重修,規模漸大,氣勢雄偉。正面為大雄寶殿,左為六祖殿,右側為地藏殿,占地面積九百多平方米。歷代僧徒在此習武行醫,業績昭彰,曾令該寺聲名遠播,鼎盛一時。1915年該寺大部分毀於水災及後來的戰亂,殘餘寺殿亦於1938年倒塌。現今的華山寺,是於1994年10月按原貌動工重建,次年5月落成開光。

禹門牌坊

禹門牌坊 禹門牌坊

北帝是管水的神,祖廟背山面水,面對的是北江,在建國前,北江經常洪水泛濫,所以在此供奉北帝以鎮水患。以前交通不便,均以船渡為主,由湖南、粵北來的客商經北江而下到此轉入胥江(即現蘆苞涌)經樂平、花都進入省城廣州,是最便捷的水道,所以蘆苞當時有“小廣州”之稱。但來蘆苞的船隻經此必先拜北帝廟,以求平安。當時進入祖廟是由北江登“武當碼頭”(祖廟的專用碼頭),經禹門牌坊,也就是現在位於廟前的古牌坊, (因修北江大堤而遷依到此),再過武當廟道,穿“青雲直步”牌坊才到祖廟。上岸見到的第一個牌坊就是這個“禹門牌坊”所謂“禹門”就是大禹治水之門,以證北帝是治水之神,在牌坊的另一面刻有“萬派朝宗”四字,也就是各教各派均可到此朝拜歸宗。由此可見蘆苞人民在三教的思想薰陶下體現了包容、和諧的民情、民風。

三雕三塑、壁畫

三雕三塑、壁畫 三雕三塑、壁畫

在前殿檐柱與山門牆之間,飾有兩組鏤金橫樑木雕,每組為三條橫樑架木組成。一面為“瓦崗寨”故事,一面為西遼國 “薜仁貴征西”的故事。人物神態各異,雕工極其精細。背面刻有花木鳥獸,為光緒十四年(1888年)所制。在山門金柱上橫懸一匾額,正楷書:“天樞星拱”,為鹹豐年間順德翰林游顯廷題。水磨青磚牆上壁畫琳琅滿目,如“五柳歸莊”(北帝廟門外)“白鵝換字”(觀音廟門外)“竹林七賢”“韓信問路”等,畫工精細、美輪美奐。尤其是大門頂牆上一幅水墨雙龍,畫面僅現龍頭,龍尾和部分身腰,在蒼茫雲水間呼嘯,活靈活現、精彩絕倫。這些壁畫在“文革”時期差點遭到了破壞,幸虧有識之士用石灰塗蓋,後來人們用清水洗去石灰,才露出廬山真面。這些壁畫大多畫於清末民初,而且在畫的時候已充分考慮到人是仰視觀看,所以畫的上部稍大,下部稍細,尤其畫人物時是頭大身細,但正符合人們在由下向上看所需的比例,真可謂巧奪天工。而且這些壁畫經歷百年風吹日曬,依然光彩奪目,這與其使用的顏料有關,當時使用的顏料是用礦物粉加水銀調配而成,故才歷久常新,現今因水銀禁用於顏料當中,所以所染之物不久就會褪色。在天井院落兩旁的“女兒牆”上還可看到一些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的陶塑、灰雕。如左上方是“聚義梁山泊”,下面是灰雕——“郭子儀祝壽”;右上方為“三英戰呂布”,下邊是“韓熙載夜宴圖”,而灰雕的背後以玻璃鏡墊襯,在陽光照射和雨水沖刷中閃閃發亮。庭欄及上大殿石級欄上均有 “三羊啟泰”、“麟吐玉書”、“雙鳳朝陽”等寓意祥瑞的石雕,雕刻玲瓏精巧、刀法古雅凝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石雕分別雕有“蜂巢、猴子、麻雀、梅花鹿”,四物取其諧音有“封侯爵祿”之意,遊人到此必摸此石,以求吉祥。

金沙聖井

金沙聖井 金沙聖井

在天井中的一個古井,其名叫“金沙聖井”,如何會稱此名呢?所謂五馬亦即是五龍,當時五龍氣勢兇猛,排山倒海地沿北江直取華山,欲一舉搬取華山,但是在華山腳下住著一位仙人,名叫李滴仙,而這個李滴仙見五龍目中無人,一路翻江倒海而來,便頓覺憤怒,口念咒語,雙手合起,突然轟隆一聲巨響把寬闊的北江即變成狹谷。所以,後人傳說清遠的飛來峽,就是當年李滴仙借山堵水,力阻五龍犯界的地方,那時候五龍在飛來峽受阻,無法前進,但是皇命在身,不敢延誤,於是五龍就只好兵分五路,繞道而行。當他們到西北山頭時,見四周花圃環繞,中有一洞。金龍騰空一看原來是北帝廟,肅穆壯觀。金龍不敢騷擾,只好潛回洞中。金龍潛身入洞,匆忙中留下龍涎和龍麟,日久變成一口清澈見底,金光閃閃的甘泉。此井夏日涼氣撲人,冬季則暖氣騰騰。人們飲了井水能生津止渴、消暑除病。傳說金沙乃金龍之鱗所化,井水乃龍涎玉液也。加之當地縣官,以其水作貢品獻給皇帝,故稱此井為“金沙聖井”。而該井之水與北江之水同漲同落,甚是奇特。往時,村中小孩患有熱痱,家人到此誠心禮拜,求得聖水(井水)給小孩洗身,不久痱熱盡退,認為該井之水確有神效。

神仙樹

祖廟神仙樹 祖廟神仙樹

在北帝廟前殿花脊上有一修於清朝光緒戊子年間的(即1888年)“雙龍戲珠”陶塑,緊靠著龍珠的左邊有一棵已生長了很多年的小樹,早在1935年,香客就已經發現了這棵小樹,當時曾在香客中引起轟動,並被他們奉若神靈。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思想的進步,這棵被神化了的小樹才逐漸被淡化,直至被遺忘。在2002年一位旅港三水同鄉會的鄉親在90高齡時回蘆苞參觀祖廟時重提此樹,數十年來未見它長高,不長不枯,堪稱一奇。

太婆山

蘆苞祖廟--太婆山 蘆苞祖廟--太婆山

在小華山北麓,有一古墓,香火鼎盛,慕拜者甚眾。“太婆山”是原花縣馮村李門孟氏的堆墓,俗稱“孟氏太婆山,”此墓迄今已近五百年,由於代代相傳拜過“太婆山”不愁無兒孫,故除遊客外,很多婚後末育的夫婦或初婚情侶,都崇信“太婆山”之靈佑,尚有百里之遙,亦有信眾慕名拜祭,虔誠祈禱,以達所願。相傳孟氏太婆卒於明朝中業即公元一千五百年左右,當時她的兩個兒子來到此地尋母發現病死於此,見此廟古樸,莊嚴肅穆,知此地甚靈而葬之,昔時一個婚後年過花甲的李翁仍未育兒女,自經殮葬孟氏後回家夢見孟氏夫人告知,“樂善恩有報,家業子當承”。不久即發現其妻有孕,後得一子可謂老蚌生珠,一經傳開,不育者聞知,必來拜祭祈禱,其後李氏兩子感母靈佑,丁才兩旺,為常拜祭之便,遷到近處安居樂業,一子繁本市大塘鎮莘田村,另一子後嗣為蘆苞鎮大宜崗李家村。“太婆山”由此而出名。

太婆山傳說

明朝中葉,花縣馮村李門有一孟氏太婆,樂善好施,積德甚厚,常年週遊鄉里為產婦接生,被鄉鄰尊成為“送子活觀音”。一年春,孟氏老太為難產婦女求藥步行到南海,至蘆苞胥江祖廟後的華山寺外,不幸病倒仙逝。一位年逾花甲的李翁路過,將其殮葬於小華山下。李翁自婚後始終未育有兒女,但殮葬孟氏太婆後,當晚夢見孟氏夫人告之:“樂善恩有報,家業子當承。”不久,發現其妻有孕,後得一子,可謂老蚌生珠。李翁高興不已,逢人便說,是孟氏太婆靈佑,送子於老朽。於是後人代代相傳太婆山很靈驗,拜過太婆山不愁無兒孫。後孟氏老太的二個兒子尋母至此,聞知此事,非常感動母親的善道,於是,為祭奠拜掃墓方便,便舉家遷至三水。

據祖廟工作人員說,很多婚後未育的夫婦或初婚情侶,都崇信太婆山之靈佑,前來拜祭,祈禱早生貴子,更有不少港澳新婚夫婦遠道慕名而來。因此,這裡常年香火不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