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昌忠

胥昌忠

胥昌忠將軍胥昌忠,1945年2月生,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原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安帖村新港套一圩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部副主任,少將。 胥昌忠先生故鄉揚州頭橋鎮頭橋鄉賢胥昌忠先生於民國三十四年乙酉歲(公元1945年)出生於江都縣九帖洲順長洲套一圩,今屬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安帖村。 ···”揚州晚報對胥昌忠的報導鄉賢胥昌忠先生描述了故鄉頭橋交通的歷史巨變,他回憶道:頭橋屬於沿江地帶,典型的黏土層。

個人簡介

胥昌忠將軍胥昌忠將軍
胥昌忠,1945年2月生,揚州廣陵區頭橋鎮(原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安帖村新港套一圩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部副主任,少將。

出生頭橋

胥昌忠先生故鄉揚州頭橋鎮胥昌忠先生故鄉揚州頭橋鎮
頭橋鄉賢胥昌忠先生於民國三十四年乙酉歲(公元1945年)出生於江都縣九帖洲順長洲套一圩,今屬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安帖村。頭橋鎮史上原屬江都,後屬邗江,現屬廣陵。九帖洲與安阜洲均為組成頭橋鎮的主要大洲,頭橋九帖大洲轄下的開沙洲、連興洲、順長洲等小洲,組成了今頭橋鎮安帖村。1956年,根據“蘇民辛字第27697號”文和國務院“第25次會議”同意,析原“江都縣”之一部為“邗江縣”,頭橋隨屬,“邗江縣”的縣名由時任國務院內政部長的謝覺哉查考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後確定並沿用至今。2000年,根據“國函(2000)130號”文,撤銷原“邗江縣”,批准設立“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隨屬。2011年,經國務院、江蘇省批准,揚州市區行政區劃再度調整,析原邗江區之一部入廣陵區,頭橋再次隨屬至今。故而,原“江都縣九帖洲順長洲套一圩”,即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安帖村新港套一圩”。

將軍風采

據胥昌忠先生故鄉《頭橋鎮志·胥昌忠》記載,鄉賢胥昌忠先生系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安帖村新港套一圩人,1953年就讀於頭橋安帖國小,安帖國小後曾更名為頭橋東方紅國小,現該校已併入由“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先生舅舅頭橋鄉賢王鑑人(本名王繼先,字鑒人,習慣稱謂王鑑人,王裕泰,敬稱王大地主,民國江都縣頭橋鄉鄉董、鄉議長、甲級議員,頭橋王裕泰醬園掌柜)及陳養年(本名陳道庠,別號寒蟬、養年,鄉境習慣稱謂陳養年,敬稱養叟、養老,吳大觀舅舅王鑑人的姨侄,吳大觀舅媽林氏孺人的哥哥林壽庵外甥,頭橋鄉甲級議員,上海益祥錢莊創史人)創辦的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中心國小之中,故而,鄉賢胥昌忠先生亦是揚州頭橋國小榮譽校友。胥昌忠先生1964年入伍,曾在解放軍總政治部、武裝警察部隊政治部中任職,系頭橋鎮歷史上數位將軍級高級將領之一,在鄉境知名度非常高。
頭橋鄉賢胥昌忠這位從揚州走出去的將軍,通身洋溢著軍人的熱血情懷;憶及揚州,又充滿著深深的故土情結和熱戀之情。他一直笑稱自己與共和國同齡,因為從記事起,就“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有幸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經歷新中國無數波瀾壯闊的歷史性時刻——抗美援越、對越自衛反擊戰、唐山大地震、百萬大裁軍、軍隊現代化。

胥昌忠將軍胥昌忠將軍

熱心文化

胥昌忠為《鑒真東渡》題詞胥昌忠為《鑒真東渡》題詞
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間播出的電視連續劇《鑒真東渡》------這部中日友誼源遠流長的歷史巨獻,就是頭橋鄉賢胥昌忠先生及夫人蔣琳女士,為家鄉揚州獻上的一份文化厚禮。
揚州媒體對頭橋鄉賢胥昌忠將軍,曾作過如下報導:“···胥昌忠在感慨家鄉巨變的同時,也時刻心繫家鄉建設,在去年揚州(北京)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匯報會上,曾一再地表示‘時刻都在想著如何為家鄉揚州做點事情!’···鑒真是揚州的,更是世界的。作為揚州人,拍好《鑒真東渡》這部作品,有著歷史和現實意義。胥昌忠和夫人蔣琳選擇了著名劇作家韓素真女士進行劇本創作。這部電視劇在立項過程中波折重重,吃盡千辛萬苦後,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獲得國家廣電總局批准。後來中央電視台決定拍這部片子,已先期投入了百萬元的他們,無償將著作權轉讓給央視。2007年,這部16集電視劇誕生。播出那天,胥昌忠及夫人百感交集。‘見證家鄉的變化,推動家鄉的發展,是我永恆的情結所系。’胥昌忠如是說。···”

情系故鄉

揚州晚報對胥昌忠的報導揚州晚報對胥昌忠的報導
鄉賢胥昌忠先生描述了故鄉頭橋交通的歷史巨變,他回憶道:頭橋屬於沿江地帶,典型的黏土層。一下雨,道路就成了泥巴地;特別是冬天,變成了凍土後,陽光一照,道路開始融化,泥濘不堪,一腳踩下去,再拔出來時,鞋沒了,已深陷在黏稠的凍土裡。上學放學這一段路,成了最難行的路。
因此,胥先生從小就練出了踩高蹺的本領,一直是踩著高蹺,走完少年時家鄉的那條讀書路。上世紀70年代回家鄉頭橋時,已有沙石路通到頭橋鎮上了,但一到下雨天,通向村裡的路還是很不好走。80年代,沙石路已能通到新港大隊部(今頭橋安帖村轄區),只是離家還有一段泥濘的路。“···前幾年再回家鄉時,已找不到回家的路,沿江高等級公路穿越自己家所在的村,夾江大橋就建在自己家旁。···”鄉賢胥昌忠先生對家鄉如今的巨變,顯得由衷感慨。
那時候胥先生在揚州師範學校上學,每次去學校都要起個大早,從頭橋走到揚州要5個小時,而如今,在現代化大交通格局下,乘車僅20分鐘就到家了,寬闊的道路帶著家鄉頭橋駛入了“長江時代”,胥昌忠先生對故鄉頭橋鎮的巨大變化,感到非常欣慰。
“2008揚州(北京)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匯報會”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拉開帷幕。揚州市向在京工作的揚州籍老鄉報告最新發展成果,與在京的遊子暢敘鄉情,再續友緣。
“每次回家都感受巨變,從內心深處發出回報家鄉的呼喚。”胥昌忠將軍和夫人蔣琳講到激動處,聲音都有點哽咽,他們說,長期在北京工作,方方面面都很熟悉,資源很多,時刻都在想著如何為家鄉揚州做點事情。
據《揚州晚報》報導,當時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胡問鳴及夫人馬維揚女士,也和頭橋鄉賢胥昌忠先生一起,參加了家鄉揚州舉辦的這場盛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