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余

胡道余

當年6月,以胡道余個人名義註冊的舒城縣春蕾特殊兒童康復訓練中心正式成立。 能讓孩子們有如此的變化,胡道余和老師們自然有自己的法寶。 ”為此,胡道余和老師們會不定期地接受專業培訓,為孩子們量身打造了一套教育模式。

個人履歷

胡道余朱自清夫婦及兒子與安師院志願者合影
胡道余( 1968年 )胡道余,男,中專學歷,原是一名農村鄉村醫生,家住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棠樹鄉三拐村,現家中六口人,一雙80多歲的父母,母親是一位肢體殘疾人,還有妻子及一兒一女,兒子胡舒洋今年17歲(1995年生),是一名智障兒童,不能和同齡孩子一樣正常上學,只有呆在家中,很痛心,女兒今年9歲(2003年生),上國小二年級。
2010年,胡道余和妻子朱自清倆賣掉了自家的房子,退掉了女兒的教育保險,再向親戚朋友借了十幾萬元,註冊成立了“舒城縣春蕾特殊兒童康復訓練中心”。2012年六安網報到了胡道余夫婦的感人事件,並成為了六安道德模範候選人
2012年朱自清夫婦候選“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好人

人物生平

舒城縣城關鎮胡道余夫婦因自己的智障孩子求醫、上學方面嘗盡辛酸。兩年前他們賣了房子辦起了一所殘障兒童康復訓練中心,免費招收當地20多位殘障兒童。記者昨獲悉,胡道余夫婦的感人事跡,被列入中央文明辦“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9月份“中國好人”候選人,然而經濟上只出不進,導致康復中心生存難以為繼。

為兒治病四處尋醫

1994年臘月,胡道余、朱自清盼來了他們愛的結晶——強強(化名),就當全家人都為這位可愛的新成員的到來感到高興時,鄉村醫生胡道余卻發現了異常,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殘酷的事實讓夫妻倆跌入深淵——兒子是一個智障兒。可這一切動搖不了親子血緣,夫妻倆抱著兒子忍淚發誓,再苦也要為孩子的未來負責。
隨後,夫妻倆便踏上了求醫問藥的艱苦征程。從北京到上海,從醫院到專家門診,從中醫、西醫到民間偏方、從失望到希望再到失望,他們不得不自問:“這孩子是不是毀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強強12歲那年,合肥一家特殊兒童康復訓練中心成了夫妻倆的一根救命稻草。胡道余在學校附近找了一份工作餬口,妻子朱自清就陪強強上課。僅一年的時間,兒子的情況就明顯好轉,不但能坐得住,生活還能簡單自理,交流感知能力也有很大進步。2008年,孩子參加了安徽省、合肥市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還都獲了獎。
十多年辛酸,夫妻倆終於嘗到了絲絲甘甜。

無私愛心舉債辦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夫妻倆並沒有獨享這份喜悅。
“我們親身體驗過這種痛苦和煎熬,所以想幫助更多像強強這樣的孩子。一些智障的孩子,如能及早地發現和培訓,未來依然可期。”胡道余說,“可許多家長對此並不重視,錯過了康復治療的最佳時機,甚至放棄了對孩子的培養,作為過來人,我們看著心疼啊!”
2010年,胡道余、朱自清夫婦做出了驚人的決定:辦一家康復訓練中心!
可此時的胡家已經不堪重負了:為給兒子治病,家中早就一貧如洗;父母也已年邁,需要贍養,兒子還需要特殊照顧;朱自清更是憂勞成疾、體弱多病;小女兒的生活和學習也是一個緊迫的問題。
可這一切並沒有嚇倒他們,為了能讓更多的殘障兒童能像兒子一樣慢慢康復,夫妻倆毅然決然地賣掉了自家的房子,籌措了幾萬元的啟動資金。隨後,他們又退掉了女兒的教育保險,並向親戚朋友借了十餘萬元。
當年6月,以胡道余個人名義註冊的舒城縣春蕾特殊兒童康復訓練中心正式成立。“有人問我,放棄了鄉村醫生的職業,照顧這些殘障孩子,到底圖個什麼?”胡道余說,“我不為名,不為利,只要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

教育引導收穫希望

7月24日,記者來到胡道余創辦的康復訓練中心時,因為施工安裝空調的緣故,學校臨時放了假,只留下4個孩子乖乖地待在教室里。
一見陌生人進來,他們有的淘氣地朝你笑,有的目不轉睛地望著你,憨憨的模樣很是可愛。而眼前這一幕,讓記者無法想像胡道余描述的康復中心成立之初的場景:有的孩子一見到人,就撲上去又打又咬;有的孩子躲在門後或牆角,一言不發,任憑你費盡口舌,也不願意挪動一步;有的孩子一見父母離開,又哭又鬧,無休無止……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隨時隨地在身上、床上或教室里大小便,生活根本無法自理。
能讓孩子們有如此的變化,胡道余和老師們自然有自己的法寶。“耐心、愛心、責任心,是我們對教職工最基本的要求。因為這些孩子的智商、情商都不高,教育他們不能簡單地灌輸,而應該進行引導性教育。”為此,胡道余和老師們會不定期地接受專業培訓,為孩子們量身打造了一套教育模式。據胡道余介紹,每個孩子在進校時,都要進行評估並建立檔案,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各自訓練計畫。每位老師每天都要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記錄著包括大、小便在內的每一個細節。當然,教育對象不光是孩子,也包括家長。學校會定期開辦家長會,教育家長要改變觀念,重視特殊兒童的成長發展。

萬難之中毅然堅守

要耐心跟自閉的孩子交流,要忍受孩子的叛逆和暴躁,要照顧孩子的大小便,要記錄檔案、制定計畫,這么繁重辛苦的工作,卻只能換來微薄的薪水,老師們也多是懷著慈悲之心。孫茹老師告訴記者,她也曾想過退縮,可每當看到孩子們的無助眼神和胡道余夫婦的堅持,孫茹也默默地堅守。可堅守下來的畢竟是少數。據胡道余介紹,自辦校以來,已有十餘位老師選擇了離開。為此,胡道余曾連續幾天往返於舒城和南京之間,但仍招不到老師,截止2012年夏學校里只有4位老師還在堅持。
“這樣的待遇,這樣的工作,老師們的任何抱怨和選擇,我們都無法批評和指責。缺少資金是我們當前最大的困難。”談到資金運轉,胡道余眉頭皺得更緊。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學校每年房租費3.5萬元,老師們的工資每年近10萬,再加上孩子們的吃喝、水電費、教學用具,每年學校的開支不下20萬元。
即使如此,學校自2010年創辦到2012年5月,也從未向家長收費。夫妻倆為此想盡了辦法,但無法維持學校運營。為了減輕孩子們的家庭負擔,他開始向社會求助,向相關企業和單位散發求助信。
“有時候真的是不想幹了,但看著那么多雙無辜的眼神,想想他們的未來,我們又於心不忍。”夜深人靜的時候,胡道余夫婦經常會因為經費和師資問題輾轉反側。但每當黎明來臨之時,他們又做了同樣的選擇——堅守。

成就及榮譽

2010年6月創辦了舒城縣春蕾特殊兒童康復訓練中心
2012年朱自清夫婦候選“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好人
2012年六安網報到了胡道余夫婦的感人事件,並成為了六安道德模範候選人

個人其他信息

胡道余夫婦在積極提升自身的素質與能力的同時也不斷地走訪社會希望得到社會的幫助與支持,從2010年創辦六安市唯一一家專門為殘障兒童提供康復服務的非營利公益性機構-舒城縣春蕾特殊兒童康復訓練中心至2012年,他們得到了六安市人民政府、舒城縣人民政府、省康復中心、六安市殘聯、舒城縣殘聯、民政局、工商聯、舒城師範學校、安慶師範學院資源環境學院等部門與學校的資助或者志願關懷。這也更加堅定了他們夫婦將學校辦下去的信念!

社會評價

胡道余夫婦(胡道余和朱自清)的感人事跡得到了六安市人民政府網站、六安新聞網、舒城縣人民政府網、桐城網、正義網等網站的熱心報導,也得到了廣大殘障兒童父母的真心感謝與支持!

困境

艱難首先是因為經濟上的巨大困難。做鄉村醫生的那幾年,他家略有積蓄,但早已為了智障的兒子花得乾乾淨淨。正值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他是家中惟一的頂樑柱。父母已經年邁,雖還在勉力勞作,想減輕點兒子的負擔,仍不能完全自食其力;妻子長期以來家裡家外忙碌不停,加上巨大的精神壓力,憂勞成疾,體弱多病;智障的兒子胡舒洋需要特殊照顧,不能和同齡人一樣正常上學;女兒今年9歲了(2003年生),上國小三年級,生活和學習也需要一筆很大的開支。
胡道余遇到的另一個巨大困難則是教師問題。特殊教育對教師素質提出特別高的要求。它不僅需要老師掌握系統科學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比其他普通教育有更多的責任心,愛心、耐心、細心、慧心,更需要一種救苦救難、舍己忘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可以說,沒有專業老師的支撐,就不可能辦起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殘障兒康復訓練中心。胡道余以一個門外漢的身份辦康復中心,可謂是白手起家,一切從零開始。社會上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專業教師屬於稀缺資源,而胡道余在小縣城辦起的這個毫不起眼的康復中心,更是對那些專業教師缺乏吸引力.
如果讀者有心可以登錄-舒城縣春蕾特殊兒童康復訓練中心詳細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