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書法名家
人物簡介胡正光,1922年生,號放之,四川樂山人。幼喜讀書,擅於詩文、書法。尤喜大草書《十七帖》、《蘭亭序》和《書譜》、《自敘帖》等歷代草書精華碑帖,有時為一個字而反覆研臨。創作的30多年間,他遍覽書法史典,研臨名家碑帖,苦學大家風範,終融古人之精華自成一體。中國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標準草書學會常務,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樂山書法家協會顧問。2010年五通橋龍舟會期間,《放之草書五通橋》面市首發,為五通橋書畫藝苑再添精品力作。用時6個多月完成的《放之草書五通橋》,是作者胡正光(號放之)以歷代讚美五通橋的詩、詞、句為內容,創作出的風格獨特的草書作品。首發式上,市文聯常務副主席張亨山和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副局長甘良不禁感嘆,胡正光老人這么大年齡還能創作,並且運筆婉轉自如,真是令人佩服。傳略輯入《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專家人名辭典》、《中華百年詩典》、《當代詩書畫名家大辭典》等數十種典籍。
社會評說家鄉山水筆下生輝
胡正光自幼愛好書法,兒時家住西壩,讀私孰時經常看老師寫對聯。年歲稍長,他經常去西壩海法寺玩耍,對廟裡王羲之書摩崖石刻“佳趣恰在箇中”喜愛非常,常獨自在崖前觀摩研讀。15歲時跟隨其兄胡正榮從醫為生。抗戰期間,胡正光為抗日救國曾考入黃埔軍校就讀,解放後在區人民醫院當醫生。期間,胡正光對於書法只是抽空偶爾練習,“文革”時因下放到農村勞動改造不得不停止了書法練習。1972年因恢復政策,胡正光重返衛生戰線工作。行醫之餘,他將更多精力傾注於書法,並前往成都拜書法名家陳無垢先生為師,由之前練習楷書變為練習隸書,練習行書轉為練習草書。
因為要時常下鄉輔導赤腳醫生,胡正光走遍了五通橋所有鄉鎮。在一年又一年的走訪中,他對五通橋的草木山水、民俗風物都十分熟悉,並以草書書法做記錄。在創作《放之草書五通橋》一書時,該區社科聯主席趙義曾為他提供了大量有關五通橋的文字資料,胡正光老人說,當他拿到這些書寫家鄉五通橋的文字資料時,對文中所涉及地點感覺是故地重遊,所以背誦起詩文很容易,寫成書法作品也十分順暢通達,作品大都是一氣呵成。因此,人們在欣賞胡正光的草書作品時,能夠感受到他筆下的濃郁鄉情之美。可以說,《放之草書五通橋》這本集子既是老先生畢生書法藝術的展現,也是一本讓五通橋人了解家鄉、認識家鄉的絕佳教材。
懸字評比精益求精
據胡正光老人回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了提高書法水平,他與友人宋博、趙元興相約每月或隔月於星期天聚會,評比書法。3人商定,用繩子將各自書法作品懸掛其上,互相品評,對作品中所存不足直言不諱。經過這種懸字評比後,3人對於發現的問題都十分重視,各自埋頭苦練。“字從手中出”,練得多了就會感覺到每一筆劃的變化,進步很快。現在憶及這一細節,胡正光老人很感觸:“書法作品一定要多人經常交流,一個人閉門造車不利於提高。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總是不斷提醒自己‘我的字還差得遠呢’!以便更加勤奮地練習,不斷提高。”
談到創作技法,胡正光老人還特彆強調“意多於法,既有法,更重創意” 。“每一時期讀帖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就好比人在不同年齡讀同一本文學經典,感受與認知均會不同是一回事。”在他家書櫥里,放著大厚本、小厚本的書法,老先生常常翻看,長期讀帖讓他受益匪淺,筆下功力漸趨深厚,草書技法日益精熟。
正是由於精益求精的態度,老人才能在88歲高齡創作出一幅幅神采煥發的書法作品。五通橋區書法協會主席宋萬靈對其作品高度評價:“我常觀先生作書,先生寫得非常從容、非常優雅,絕無草書時風中的怪、亂、狂、野,總能從字裡行間能讀出先生的淡泊、自適、謙和、平實的書品和人品。一言以蔽之,先生書法,清氣出毫端,先生人品,儒雅見君子。”
對於已取得的成績,胡正光老人很淡然。現在他每天上午仍堅持練字、讀帖、創作。用他的話說,在藝術天地里他就是一個耕耘者,不計成敗得失,樂在探索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