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後發育

胚後發育,是動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過程,是指從母體出生後到達到性成熟的過程。

基本信息

簡介

在動物個體發育過程中,從卵孵化後,或從母體生出後,經過幼蟲或幼體至成蟲、或成體達到性成熟時的發育過程,稱為胚後發育。

詳細信息

由於動物的種類不同,胚後發育的情況也有區別。如無脊椎動物中的蚯蚓螞蟥和絕大多數脊椎動物的胚後發育,其幼體與成體極為相似,不經變態,逐漸長大成為成體(直接發育);另一些無脊椎動物有極為特殊的幼體期,幼體與成體極不相同,要經過形態和生理上的變化後,才能發育成為成體(變態發育),如腔腸動物扁形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中的許多種,其中以節肢動物中的昆蟲最為特殊,它們從卵孵化後,要經過若蟲(蝗蟲)或稚蟲(蜻蜓)而至成蟲。在此過程中,若蟲或稚蟲隨著蛻皮,發生了形態和生理上的變化;還有許多種昆蟲(蚊、蠅、蝶、蛾、甲蟲)的幼蟲,尚需經過蛹期才能羽化成為成蟲。又如脊椎動物兩棲類的蛙,從卵孵化後,要經過蝌蚪期而至成體。蝌蚪的變態發育,反映了有尾兩棲類可能是從無尾兩棲類進化而來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