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疳,五疳之一。又名疳積、食疳、奶疳、肥疳。《古今醫鑒》:“疳在脾,則面黃身熱,腹脹肚大,好吃泥土,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困睡,減食,消瘦。”由於餵養不當,引起脾胃虛損,營養不良。初起面黃肌瘦,能食易飢,大便時乾時稀,睡眠不安,多汗,齘齒,愛俯臥。此由積滯所致。《證治準繩》:“積為疳之母,所以有積不治,乃成疳候。”治宜調理脾胃,用保和丸加味。如病久不愈,日見羸瘦,面色萎黃,胸膈壅悶,肝腹脹大,乳食不多,經常腹瀉,大便酸臭,神倦體乏,懶言少動,疳積已成。應以消疳健脾為治,可用肥兒丸、參苓白朮散加減。
相關詞條
-
疳疾
疳疾,指小兒脾胃虛弱,運化失常,以致乾枯羸瘦的疾患。臨床以羸瘦,頭皮光急,毛髮焦稀,腮縮鼻乾,唇白,瞼爛,脊聳體黃,咬甲斗牙,焦渴,嗜異等為特徵。
基本資料 相關條目 -
疳
漢字生僻字,讀音一聲,基本字義為中醫指小兒的腸胃病。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患者為小兒,表現為慢性營養不良及消化不良、面黃肌瘦、大便泄瀉而酸臭。《小...
部首筆畫 基本內容 -
消疳肥兒丸
米粉糊為丸,如粟米大。同名方劑匯總 消疳肥兒丸 (《仙拈集》卷三。) 消疳肥兒丸 (《誠書》卷十一。) 參考資料《仙拈集》卷三。 ...半,山楂3錢半,胡連2錢半,蘆薈2錢半,黃連2錢半。 功效: 消疳化積...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 -
五疳肥兒丸
五疳肥兒丸,一種主治小兒骨疳的藥品。
-
疳證
疳證,中醫病名。疳證是由於餵養不當,或因多種疾病的影響,導致脾胃受損,氣液耗傷而形成的一種小兒慢性病證。臨床以形體消瘦,面黃髮枯,精神萎靡或煩躁,飲食異...
名詞解釋 病因 病機 臨床診斷 辯證論治 -
肥兒丸
肥兒丸主要成份:肉豆蔻(煨),木香,六神曲(炒),麥芽(炒),胡黃連,檳榔,使君子仁。本品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苦。功能:健胃消積,驅蟲。用...
功能 主治 適應症 用法用量 不良反應 -
小兒疳眼
病證名。見《秘傳眼科龍木論》。又名疳眼、疳毒眼、疳疾上目。
解釋 介紹 -
骨疳
骨疳,出《小兒藥證直訣》。 腎疳,五臟疳之一。 出《小兒藥證直訣》。
-
疳熱流注
治小兒疳熱,身多壯熱,黃瘦。 每服五七丸,米飲下,量兒加減。 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湯氏鱉甲散 化蟲丸 豬肚丸 龍膽丸 烏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