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疳,五臟疳之一。出《小兒藥證直訣》。又名骨疳、急疳。《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症見“上熱下冷,寒熱時作,齒齗生瘡,耳焦腦熱;手足逆冷,吐逆滑泄;下部生瘡,脫肛不收,夜啼饒哭,漸成困重,甚則高骨乃敗。”多因先天不足,稟賦虛弱,患有解顱、鶴膝、五遲等病;復因嗜食甘肥,不知節制,以致臟腑伏熱,津液耗傷,日久腎陰枯涸而成。治宜滋腎補脾,用六味地黃丸加味。
相關詞條
-
五疳
小兒疳證,文獻中又稱疳疾,疳積,五疳,諸疳等,是兒科四大證(痘麻驚疳)之一,也是小兒常見病。歷代醫學文獻有關疳證的內容相當豐富,但至今尚未見有其文獻整理...
概念 解讀 中醫套用 -
小兒疳症推拿
疳症又稱“疳積”,是由於先後天失調,特別是餵養不當和多種脾胃疾病發展而致的一種以脾胃損傷為主,兼有它髒表現;有積滯內停,又存在氣液耗傷的慢性營養障礙性病...
概述 病因病機 診斷 治療 注意事項 -
疳證
疳證,中醫病名。是指由於餵養不當,或因多種疾病的影響,導致脾胃受損,氣液耗傷而形成的一種小兒慢性病證。臨床以形體消瘦,面黃髮枯,精神萎靡或煩躁,飲食異常...
名詞解釋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病因 病機 診斷依據 -
燎疳
又稱“燎乾”、“燎荒”、“煉疳”、 “散疳”、“燎臊疳”、 “跳疳兒”等。是西北地區廣為流傳的傳統春節節慶習俗,深入民間,以至有“正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
概述 史料記載 燎疳文化與西北神祇“疳娃娃”、“疳娘娘” 國內外類似習俗 來源 -
疳熱流注
疳熱流註:病證名。指小兒疳疾,潮熱生瘡,發歇無已。 漢東王先生論小兒發熱形瘦多渴,吃食不長肌肉者,謂之疳熱。湯氏雲∶疳熱當服進食丸(方見癖)磨積,仍間服...
湯氏鱉甲散 化蟲丸 豬肚丸 龍膽丸 烏犀丸 -
小兒疳瘦穴
小兒疳瘦穴,經外穴名。《太平聖惠方》:“黃帝療小兒疳痢,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般醫治不差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間三壯,炷如小麥大。”
介紹 作用 -
甘疳
甘疳,病證名。出自《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
小兒疳痢
其證面色萎黃,肌體羸瘦,盜汗壯熱,皮毛焦枯,嗜好酸鹹,心腹虛脹,痢下蘊瘀,日夜無度。
介紹 作用 小兒疳痢治療 -
腎疳
腎疳,又名骨疳、急疳。五臟疳之一。
簡介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