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情志抑鬱,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擾。
病機
氣機郁滯,疏泄失常,影響水谷精微及水濕輸布,久則聚濕生痰,痰隨氣逆,循經上行,搏結於咽喉,可出現咽喉如有異物,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的梅核氣;痰積於頸項,可發為癭、瘤。
辨證要點
局部有腫塊,情緒抑鬱,胸部悶塞,肋脅脹滿。
常見病症
肝鬱氣滯,痰濁阻絡型郁證
臨床表現:精神抑鬱,胸部悶塞,脅肋脹滿,咽中如有物梗賽,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行氣開郁,化痰散結。
常用方劑:半夏厚朴湯。
常用中藥:厚朴、紫蘇、半夏、茯苓、生薑。
肝鬱氣滯,痰濁阻絡型癭
臨床表現:頸粗癭腫,邊緣不清,皮色如常,質軟不痛,隨吞咽而上下移動;癭腫過大時有沉重感,或伴有呼吸困難,咽下不適,聲音嘶啞;舌淡紅,苔薄,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解郁消腫。
常用方劑:四海舒郁丸加減。
常用中藥:昆布、海帶、海藻、海螵蛸、海蛤殼、浙貝母、鬱金、青木香、青陳皮、桔梗。
肝鬱氣滯,痰濁阻絡型瘤
臨床表現:局部腫塊硬韌,尚可活動,患部皮色不變,無痛,伴有胸悶、脅脹、納差、精神抑鬱,舌質淡紅,苔薄白或微黃膩,脈細弦。
治法:疏肝理氣,解郁消堅。
常用方劑:開郁散、通氣散堅丸。
常用中藥:白芍、當歸、白芥子、柴胡、炙甘草、全蠍、白朮、茯苓、鬱金、香附、天葵草、陳皮、半夏、石菖蒲、枳實(炒)、人參、膽南星、天花粉、桔梗、川芎、海藻、貝母 香附、黃芩(酒炒)。
常用腧穴:內關、神門、後溪、三陰交等。
針灸療法:針刺內關、神門、後溪、三陰交,瀉法。
預防調護
1.正確對待各種事物,避免憂思郁怒,防止情志內傷,是防治郁證的重要措施。
2.可經常食用海帶,使用加碘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