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膽管結石

肝外膽管結石

肝外膽管結石,可原發於膽管系統,也可從膽囊排出至膽管的。大多數膽管結石病人都有在進油脂食後、體位改變後膽絞痛,這是因為結石在膽管內向下移動,刺激膽管痙攣,同時阻塞膽汁流過所致。

基本信息

肝外膽管結石肝外膽管結石
簡介:

 我國肝外膽管結石發病率較高,大多數是膽色素結石或以膽色素為主的混合性結石,占全部結石的20%-30%,其中多數在膽總管下端。

發病機理:

 肝外膽管結石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占大多數,指原發於膽管系統內的結石,多數為膽色素結石或混合性結石; 繼發性指膽囊內結石排至膽管內的,多數為膽固醇結石。

臨床症狀:  

主要取決於有無梗阻感染,如結石阻塞膽管並繼發膽管炎,則會出現典型的三聯征,即腹痛、寒戰高熱和黃疸。

1、腹痛:多數病人有膽絞痛,絞痛部位在劍突下和右上腹部,呈陣發性刀割樣,常向右後戶背部放射,伴有噁心、嘔吐,膽絞痛常發生在進油脂食和體位改變後,身體的顛簸也可誘發膽絞痛。
2、寒戰高熱:大部分病人在膽絞痛後出現寒戰和高熱,這是膽管內壓升高,膽道感染逆行擴散,致病細菌毒素通過肝竇到肝靜脈內,再進入體循環內引起的全身感染症狀。
3、黃疸:如膽管結石嵌於Vater壺腹部而不能松解時,在腹絞痛和高熱後1-2日即可出現黃疸,許多膽管結石病人的膽絞痛和黃疸常在發作一周左右緩解,這種間歇性症狀是肝外膽管結石的特點。 體格檢查時,劍突下和右上腹部有深壓痛,如感染炎症較重可有右側腹肌緊張,肝區有叩擊痛,如膽管下段梗阻而膽囊管又通暢時,膽囊會腫大被觸及。

診斷:

根據典型的腹痛,寒戰高熱和黃疸,結合B超檢查見膽管擴張,膽管內見結石影像的特點,肝內膽管結石的診斷多不困難。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血清膽紅素升高,尿中膽紅素升高,尿膽原降低或消失,糞中尿膽原降低。
2、B型超聲檢查見膽管擴張,膽管內見結石影像。

治療: 肝外膽管結石主要採用外科手術治療,原則是:

1、儘可能在手術中取盡結石。
2、去除感染的病灶。
3、保證手術後膽管引流通暢。

手術方法採用膽總管探查,切開取石和引流術,如伴有膽囊結石和膽囊炎變,情況允許時可同時行膽囊切除術。 常遇到的情況有三種:上下端均通暢,無其他病變,放置T管引流即可;上端通暢,下端有炎變狹窄等梗阻病變,如無法用手術解除時,則可適用膽管腸道內引流術,常用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 如病人年老體弱,病情又嚴重時,亦可行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下端通暢,而上端有梗阻因素,此時常為肝內膽管結石,則應按肝內膽管結石處理;如發現膽管內為泥沙樣結石,膽管擴張,亦可在第一次膽管切開取石時,即行膽腸吻合術。 術前要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加強肝功能的保護,術後注意全身營養和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治各種併發症。

預防:

合理調整飲食結構;積極預防抗感染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