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鸞

"他本來是"金陵世家,食祿萬戶。 "吟"在內容與定調上和本曲相配合,如:《秋鴻》之前加《飛嗚吟》; 到肖鸞之時,他從民間收得每曲之前"悉有吟"的古抄本,於是致力於恢復這一傳統。

肖鸞(公元1487——1561後)字杏莊,陽武人。自幼學琴,以後精研徐門之傳,"一日莫能去左右,計五十餘年。"他本來是"金陵世家,食祿萬戶。"以後做過武官"蚤馳聲於介冑,"晚年才集中情力於琴學,"晚希志於藝林"。"自甲寅春迄丁巳冬"(公元1554——1557)用了四年時間,和"一、二同志裁酌去取,合徐門正傳者若干曲。於是分五聲(按調分類)、益諸吟(增加序曲)、刪補各操,廣釋義",編成《杏莊太音補遺》琴譜,收七十三曲。兩年之後,肖鸞又從吳越收得一些琴曲,原來"未能悉合徐門",經他"反覆訂正,方漸潛孚徐旨。"後又集中了三十八曲,編為:《杏莊太音續譜》,其中有他自己創作的《石床讀易》等曲。
肖鸞力求這兩部琴譜符合徐門的要求。琴譜中每曲都撰有解題,每曲都編配一個前奏性的小型序曲,稱之為"吟"。"吟"在內容與定調上和本曲相配合,如:《秋鴻》之前加《飛嗚吟》; 《離騷》之前加《澤畔吟》;《昭君怨》前加《秋塞吟》等等。這本來是唐末陳康士所提倡的體例,明初的《神奇秘譜》也多有沿用。到肖鸞之時,他從民間收得每曲之前"悉有吟"的古抄本,於是致力於恢復這一傳統。個別曲目實在找不到合適的 "吟" 則在譜前註明:"屢考無吟,以俟後之君子。"和肖鸞同時的李仁所編的《太音傳習》收八十曲,也沿用了這一體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