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痛

肌肉痛,是因運動而引起的肌肉酸痛,對於參與運動的人而言是一個很普通的傷害經驗。一般來說,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可以分為急性肌肉酸痛與慢性(遲發性的肌肉酸痛)二種。急性的肌肉酸痛有別於肌肉拉傷,而是指因肌肉暫時性的缺血,而造成的酸痛現象,只有肌肉作激烈或長期的活動下才會發生,肌肉活動一結束即消失。通常,急性的肌肉酸痛會拌隨肌肉僵硬的現象。

肌肉疼痛一般人會選擇打針吃藥或是按摩。然而,運動專家指出,通過運動消除疼痛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肌肉疼痛症狀,也許藥物不行,但運動可以消除病痛。

上臂後部經常疼痛

原因:不經常運動的人由於手臂後部的肱三頭肌不發達,偶爾運動往往需要藉助肩膀等周圍的肌肉群,因此這個部位時常會因為疲勞而疼痛。
運動消痛方法:體後臂屈伸。單手扶於椅子邊緣,腳向前挪動,身體大致成直線。然後屈臂,放低身體,至上臂與椅子平行止。

膝蓋後側緊張

原因:經常跑步、下蹲的人大腿前側肌肉都很發達,這會給膝蓋帶來很大壓力,具體體現在膝蓋後側緊張上,因為這一地帶是小腿肌肉的連線點。
運動消痛方法:空踏車。仰面躺在墊子上,雙腿抬高,模擬蹬腳踏車的動作,持續5分鐘。

脛骨疼痛

原因:登樓、下蹲等運動只是鍛鍊了小腿肌肉,小腿肌肉強壯便於鍛鍊時大腿發力,但是脛骨可能承受不了壓力,因此脛骨會發痛。這是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應該認真對待。否則最糟糕的結果是可能導致脛骨斷裂。
運動消痛方法:提踵。每天花一點時間鍛鍊一下小腿肌。坐在椅子上,腳底著地,將重物放置膝蓋上方,腳板往上抬7-8厘米,腳跟著地。每隻腳每天各做15下。另外注意,跑步時要跑草地或者泥地,不要跑水泥地,以免增加脛骨疼痛。

膝蓋表面疼痛

原因:較為強壯的大腿外側肌肉將膝蓋往外拉,而內側的肌肉較弱。這樣造成了膝蓋疼痛,職業腳踏車運動員經常有這種情況。
運動消痛方法:腿屈伸。雙腳夾一重物,坐在椅子上,膝蓋成90度。將負重腿抬起至與地板平行,然後放低到一半,成45度角。再舉回到平行位置。一組15次,做3組,然後換腿。中間休息1分鐘。

下背部劇痛

原因1:強壯的腹肌有助於支持腰部,維護挺拔的姿態。如果腹肌太弱,會造成不可避免的腰痛。運動消痛方法:抬腿仰臥起坐。仰臥,雙腳抬起,曲膝成90度。將下腰部平放在地板上,將頭和肩抬起,保持1秒。10-15下一組,做3組,每周3次。做熟練了以後,改成相反姿勢,即腰和頭貼地,將雙腳舉起,儘量朝身體方向伸展。
原因2:經常久坐的人突然間運動,也會導致後腰部疼痛,這部分人的運動需要循序漸進。久坐的人大腿根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對骨盆有牽引力,使得後腰緊張疼痛。
運動消痛方法:肌肉伸展。將右手置於牆上,左腿往後彎曲,用右手抓住右腳。人不要往前傾,將腳往外蹬,堅持5-8秒,然後放手。每側腿各做10次。

注意事項

1.休息受傷的肌肉,要休息多久須視受傷程度決定

2.肌肉一旦受傷,要預防發腫,以立即冰敷患處,每次二十分鐘,不宜過久。

3.使用繃帶包裹受傷的小腿或扭傷的腳踝,可阻止發腫,但不宜過緊

4.抬高受傷的足部或小腿,超過心臟位置,以防血液流向傷處,引起腫大

5.熱敷可治療急性疼痛或扭傷,但最好在冰敷相當時間之後才轉為熱敷,且不宜過久

6.服用非類固醇的消炎片可有助於疼痛

7.伸展肌肉有鬆弛的效果,也能預防肌肉因復原過程縮短而緊縮,造成以後的肌肉疼痛

8.按摩肌肉可緩和疼痛,但只需輕輕的搓揉

9.添加衣物保暖,可以支持肌肉

10.變換位置是減少肌肉疼痛的方法,特別是需要長期坐在辦公桌前,處理文書工作或使用計算機的人,除了要保持舒適的位置,起來動一動,適時的變換姿勢都是有必要的

11.站起來可以幫助消除腿部或足部的痙攣

12.肌肉的次日可以較慢的速度及較輕的力氣進行使肌肉受傷的活動,有助於排除疼痛

13.以其它運動來緩和肌肉疼痛,例如因走路而使小腿酸痛,可以改騎腳踏車讓小腿休息

14.若肌肉疼痛已成了慢性問題,則減輕體重可以降低身體負擔

15.若某一種運動經常使肌肉受傷,則有必要換其它的運動

16.在激烈運動之後,不宜突然停止,最好能緩和一下,慢慢的停下來

17.穿著適合的鞋子是避免肌肉疼痛的必要方法

18.經常活動四肢,強化肌肉的柔軟度

19.多補充水分,特別是在運動前後及運動期間

20.若半夜抽筋時,可站在牆邊以手抵牆,腳跟貼地,保持十秒,反覆數次。

21.從腳踝向上按摩小腿,可緩解抽筋,若經常苦於抽筋,可在每日睡前先行按摩小腿。

22.穿寬鬆睡衣及減輕棉被重量都可減輕抽筋的發生。

23.補充鈣質可減少抽筋的發生,但應向醫師諮詢。

24.側睡,膝蓋微彎,並在兩膝之間夾個枕頭,可避免小腿抽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