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翁方綱提出的詩論主張,主張“為學必依考證為準,為詩必以肌理為準”。“肌理”二字源於杜甫《麗人行》“肌理細膩骨肉勻”之句。肌理本來是指肌肉的紋理。翁方綱借用肌理論詩,理是指義理和文理。義理為“言有物”,指以六經為代表的合乎儒家規範的思想和學問;文理為“言有序”,指詩律、結構、章法等作詩之法。義理為本,通變於法,以考據、訓詁增強詩歌的內容,融詞章、義理、考據為一體。翁方綱以學問為詩,用韻語做考據,遭到袁枚“錯把抄書當作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的批評。
相關詞條
-
肌理
一件作品通過點、線、面、色彩、肌理等基本構成元素組合而成的某種形式及形式關係,激起人們的審美情感.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紋理。 肌理又稱質感,由於物體的材料不...
簡介 變現方法 繪畫 立體構成 分類 -
肌理漆
肌理漆就是可以做出肌理效果的乳膠漆。上漆是基本上分兩種,加色和減色,加色即上了一種色之後再上另外一種或幾種顏色,減色即上了漆之後;用工具把漆有意識的去掉...
基本定義 肌理圖案製作 施工方法 優點 缺點 -
肌理派
時 代:清朝 代表人:翁方綱 派 別:學問詩派 是清朝嘉慶年間以翁方綱為首的一個詩派。 因翁方綱提倡“肌理說”而得名。又因提倡以學問為詩,被稱為“學問詩派”。
基本信息 解釋 -
說難
《說難》選自《韓非子》,是《韓非子》55篇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他的著作《韓非子》共有五十五篇,《說難》是他後期的作品。至於司馬遷破格照錄全文,則《史記·...
原文 註解 譯文 疏解 記載 -
性靈說
中國古代詩論的一種詩歌創作和評論的主張,以清代袁枚倡導最力。它與神韻說、格調說、肌理說並為清代前期四大詩歌理論派別。一般把性靈說作為袁枚的詩論,實際上它...
核心 代表人物 性靈的本意 何為“性靈” 思想的形成 -
說質感
另一方面,質感還表現線上條,筆觸、肌理等作畫方式上。 表現方面的質感與畫家的個性,與作畫工具和作畫動作都有關係。 可見,表現對象和表現方法這兩種質感共同...
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 -
說難[韓非作品]
說難,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shuì nán,指的是遊說進言的困難與應對策略。《說難》,作者韓非認為,遊說的真正困難在於所要遊說的對象(即主君)的主觀好惡...
詞語簡介 原文 註解 譯文 疏解 -
牡丹說
牡丹說選自清朝袁枚《小倉山房集》。 文中的主人重金買來牡丹,對其倍加珍視,引以為傲,可花開後卻大失所望,於是怒而遷之。文中反思,看重自己而輕視生物,僅憑...
原文 原文翻譯 作者簡介 -
再識大師:說質感
版次:1 另一方面,質感還表現線上條,筆觸、肌理等作畫方式上。 表現方面的質感與畫家的個性,與作畫工具和作畫動作都有關係。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