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聽課是一種對課堂進行仔細觀察的活動,它對於了解和認識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課堂上許許多多司空見慣的問題經由聽課者自覺的觀察,就可洞見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聽課是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對其執教教師的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概念
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並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具體地說:是指評者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 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鑑定或評判的評課等等。
怎樣去聽課
那么,應該怎樣去聽課呢? 學會聽課,首先就是要用辯證的頭腦看待各種各樣的觀摩課,要以鑑別和挑剔的眼光學會篩選。不管多么優秀的教師的課,課堂也同樣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不要神化別人,那實際上就是愚化自己。要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鑑別,不能全信,不能照搬,應該創造性地吸收,有選擇地學習。這是我們聽課要把握的原則。
一、聽課應該有準備的去聽
聽課的時候,我們應把自己定位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而不是旁觀者。聽課前要有充分準備,去要講的課程內容有所了解,了解上課教師的意圖,知道要聽的課,教學目的是什麼,重點、難點是什麼,這樣,在聽課的過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帶著問題去聽。只有有“備”而聽,並儘可能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能獲取第一手材料,從而為自己如何上好一堂課奠定基礎。 我們還應該是審美者而不是批評家,要多學習老教師的長處,閃光點,為我所用。從這個角度講,新教師不僅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老教師的儀態美、語言美、板書美、直觀教具美等外在的美;還要去領略老教師如何通過精巧的思維、嚴密的推理、嚴肅的實證來充分展示科學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體會教學過程中的尊重、發現、合作與共享,這是更高境界的美,值得我們去永遠追求。
二、聽課聽什麼?
教學是涉及教師與學生雙邊的活動過程。一節課成功與否,不僅僅在於教師講了多少,更在於學生學會了多少。所以聽課應從單一聽教師的“講”變為同時看學生的“學”,做到既聽又看,聽看結合,注重觀察。 一聽教師怎么講的,是不是講到點子上了。課堂教學確定怎樣的教學目標、;重點是否突出,詳略是否得當;二聽課講的是否清楚明白。目標採用什麼方式實現,如何引導學生複習回顧、回顧什麼,學生能否聽懂,教學語言如何;三聽教師啟發是否得當。新課如何導入,包括導入時引導學生參與那些活動;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採取了哪些教學手段;設計那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如何探究(設計活動步驟);四聽學生的討論和答題。設計怎樣的問題或情景引導學生對新課內容和已有的知識進行整合;安排哪些練習讓學生動手練,使所學知識得以遷移鞏固;課堂教學氛圍如何。五聽課後學生的反饋。 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聽課者應該關註:①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②學習活動中學生經常做出怎樣的情緒反應;③學生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④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由於教學是一種學習活動,本質是學而不是教;而且教師活動是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而展開的,因此在關注教與學雙邊活動時,更要關注學生的活動。 聽課不但要聽,還要看。一看教師,看教師的精神是否飽滿,教態是否自然親切,看教師板書是否合理,看教師運用教具是否熟練,看教法的選擇是否得當,看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是否得法,看教師實驗的安排及操作,看教師對學生出現問題的處理是否巧妙……一句話,看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得如何。 二看學生,看整個課堂氣氛,學生是靜坐呆聽,死記硬背,還是情緒飽滿,精神振奮;看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看學生對教材的感知;看學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維是否活躍;看學生的練習、板演、作業情況;看學生舉手發言、思考問題情況;看學生活動的時間是否得當;看各類學生特別是後進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看學生與教師情感是否交融;看學生自學習慣、讀書習慣、書寫習慣是否養成;看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如何……一句話,看學生主體作用發揮得如何。
三、聽課要思考
一位專家說過:“你講給我聽,我是要忘記的;你做給我看,我說不定記住了;你若讓我參與,我肯定能夠學會。”聽課,必須伴隨著多思考才能有進步、有提高! 一邊聽,一邊思考這樣一些問題:教師對教材為何這樣處理?換成自己該如何處理?教師是怎樣把複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他的教學有什麼值得自己學習的?重難點是怎樣突破的?自己應怎樣對“閃光點”活學活用?上得好的課,應該看得出學生是怎樣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比較熟練的過程。在課堂上,學生答錯了,答得不完整,答得結結巴巴,這是正常現象,正因為這樣他才要學習。老師的功夫也就是在學生答錯時,能加以引導,答得不完整時,能加以啟發。所以聽課,一定要注意看實際效果,看學生怎么學,看教師怎樣教學生學的。思考之後,可以和自己的備課思路進行對比分析,大膽地去粗取精,揚長避短,寫出符合自己特點的教案。 聽課作為第一感受,必須有反饋式的交流,才有進一步的深化。聽課中要使思維和老師、學生的思維一致。做練習時,可做啟示性的引導與剖析。聽課後,能比較詳細地向教師匯報收益與看法,再讓教師指出哪幾點還沒有聽出門道,而停留在看熱鬧的淺面上,在具體問題上作進一步的切磋,共同探討如何做得更好。 向別人學習,其實也是一種創造。這種創造有賴於自己的觀察、思考與探索,只有通過這樣的努力才能將別人的教育教學思想轉化為自己的理念,而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方法與技巧的增多。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首先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思想素養,讓自己能夠站在一定高度上來學習別人的經驗,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四、聽後要講評
聽課的目的是為了使教師個人和整體教學活動得到改進和提高。因此,發展性聽課不應有終結性聽課的結論,而只是鼓勵、支持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改革,促進自己的事業不斷發展。
評課意義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深化課程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一 ) 有利於促進教師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確立課改新理念。
教育思想,通俗的說法,就是教育的觀念,對教育的認識,或對教育的主張。教育思想人人有之。教育思想有層次之分:教育認識、教育觀念、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教育理念也稱為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信條等。教育理念是一種思想,一種觀念,一種理想,一種追求,一種信仰。所以,可以說,教育理念是一種理想化、信仰化了的教育觀念。教師一定要確立自己的教育理念,它是教師的主心骨。先進的教育思想不僅課堂教學的靈魂,也是評好課的前提。所以,評課者要評好課,首先必須研究教育思想。在評課中,評課者只有用先進的教育思想、用超前的課改意識去分析、透視每一節課,才能對課的優劣作出客觀、正確、科學的判斷,才能給授課者以正確的指導,從而促進授課者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揭示教育規律,促進學生髮展。若用傳統陳舊的、僵化的教育思想去評課,不僅不能給授課者以幫助,反而可能會產生誤導。
( 二 ) 有利於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同樣的一個學科,同樣的一節課或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表現出的教學風格則不同。有的教師的教學風格是精雕細刻。把課上得天衣無縫;有的教師的教學風格是大刀闊斧,緊緊抓住重點難點,使疑難問題迎刃而解;有的教師的教學風格是善於歸納推理,用邏輯思維本身的魅力把學生吸引進去;有的教師的教學風格是運用直觀、形象、幽默的優勢,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到輕鬆愉快,充滿學習的樂趣。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同一個班的學生,面對不同的教師上課,有不同的表現。平時表現異常活躍的班級,面對新教師,表現出沉默寡言;平時不願參與課堂教學的班級,卻在新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學習。 以上事實告訴我們,在評課中,評課者必須十分的注意去發現和總結授課者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個性,要對教者所表現出來的教學特點給予鼓勵,幫助總結。讓教者的教學個性由弱到強,由不成熟到成熟,使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 三 ) 有利於信息的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首先,通過評課的反饋信息可以調節教師的教學工作,了解、掌握教學實施的效果,反省成功與失敗原因之所在,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創造性,及時修正、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其次,通過評課的反饋信息,可以調節學生的學習活動。心理學研究表明,肯定的評價一般會對學生的學習起鼓勵作用,通過評價,學生學習上的進步獲得肯定,心理上得到滿足,強化了學習的積極性;否定的評價雖會使學生產生焦慮.但某種程度上焦慮,也具有積極的動力作用,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其實,學生從評課中獲得自己學習的有關信息,加深了對自我的了解,為下一步的學習提供了幫助。矯正以往學習中的錯誤行為,堅持和發揚正確的學習方法與作風,提高學習效率。評課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以有利於當前新課程的教學。它集管理調控、診斷指導、鑑定激勵、溝通反饋及科研為一體,是研究課堂教學最直接、最具體、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和手段。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現在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組成的,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價值追求。如何正確理解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係,也就成了如何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如何正確地評價課堂教學的關鍵了。 有人把課堂教學比作一個等邊三角形,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恰好是這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任何的一個頂點得不到重視,那這個三角形就不平衡。這無疑是一個很恰當的比喻,形象地表現了這三個目標的相互依賴的關係。反映了這三個目標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個目標的達成,一節課顯然也就不完整了。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式做出評析。教學程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寫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有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2、看課堂結構安排: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 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松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占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占用時間過多,差等生占用時間太少的現象。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複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將獲取的新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真正懂得將本學科的知識與其它相關的學科的知識聯繫起來,並讓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到相關的學科中去,解決相關問題,加深了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掌握和綜合套用知識的能力。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更廣闊的知識空間,它為各科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好用好知識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師教學的工具,學生學習的工具。可以說信息技術是人們用來獲取知識、傳授知識、運用知識的媒介。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是否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其次,言簡意賅,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係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準確清楚,說國語,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經濟工作要講效益,課堂教學也要講效果。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主要是看學生是否參與了,投入了;是不是興奮,喜歡。還要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考過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僅包括知識與技能,還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思考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數學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課學生很忙,但思考度很側。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主要看教師是不是面向了全體學生,實行了因材施教。三是有效利用40分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整體評析法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七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第一步,從整體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么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七個內容。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匯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
總之,課堂評價直接影響新課程改革的進程,只有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才能保護教師的課改積極性,正確引導課改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