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國華

聶國華,男,1964年8月9日生於江西南昌。博士,德國洪堡研究會員。1985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力學系,1987年獲該校碩士學位,1991年在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市套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師從錢偉長院士、劉人懷院士。現任同濟大學工程力學與技術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固體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秘書,《力學季刊》雜誌編委。主要在柔性殼體的屈曲、振動,固體與結構中的波動分析,複合材料的斷裂力學,納米材料和結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 在國內外發表論文50餘篇,被《SCI》《EI》收錄29次。出版專著《彈性波的散射理論》(1997)。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6),上海市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1997,2000)。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2001)。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男, 1964年8月9日生於江西南昌。博士,德國洪堡研究會員。1985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力學系,1987年獲該校碩士學位,1991年在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市套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師從錢偉長院士、劉人懷院士。1991年至1993年在上海交通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3年3月起任教於同濟大學。1997年7月晉升教授。現任同濟大學工程力學與技術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固體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秘書,《力學季刊》雜誌編委。主要在柔性殼體的屈曲、振動,固體與結構中的波動分析,複合材料的斷裂力學,納米材料和結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 在國內外發表論文50餘篇,被《SCI》《EI》收錄29次。出版專著《彈性波的散射理論》(1997)。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6),上海市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1997,2000)。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2001)。獲“上海市力學學會2000年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先後在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以及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台灣大學進行較長期合作研究工作。曾參加第20屆國際理論和套用力學大會等國際重要會議,主持上海市第四屆青年力學學術交流會(2000)。近年來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等基金5項 。

學歷

1976年 12月至 1979年 12月, 西安西北電訊工程學院讀大學,無限電結構設備與工藝專業,獲畢業文憑;
1980年 9月至1983年 3月,華中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固體力學專業,1983年9月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6年 2月至1997年 12月,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研究生,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1999年8月獲哲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0年 元月至1980年 8月,四川達縣0====被禁止網站====基地三0一研究所助理工程師,從事結構設備與工藝工作;
1983年 4月至1986年 6月,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力學系助教,從事固體力學、計算力學、以及結構力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1986年 7月至1992年 6月, 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力學系講師,從事固體力學、計算力學、以及結構力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1992年 7月至1996年 1月, 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力學系副教授,從事固體力學、計算力學、以及結構力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1998年 1月至1999年 7月, 新加坡國立大學機械與製造工程系聚合物與紡織複合材料實驗室研究工程師,從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力學與機械性能的研究;
1999年 8月至2003年2月,新加坡國立大學機械與製造工程系生物材料實驗室研究員,從事纖維增強生物複合材料的製備、表征、力學與機械性能的研究,靜電紡絲聚合物納米纖維的研究;
2002年5月至今,受聘為上海同濟大學工程力學與技術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研究成果

“壓力容器應力分析和實驗研究及斷裂分析和密封性能應力光彈性研究”獲 1986 年核工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光測力學中若干測試及分析方法研究” 獲1988 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超臨界 600MW機組高壓加熱器研究”獲1991年上海重點工業會戰振興一等獎; “核容器接管內壁角裂紋應力強度因子三維有限元計算試驗及工程套用” 獲1995年中國核工業總公司(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發表有《扁球殼積分問題》、《應力強度因子KI “近場解析”》、 《有限邊界裂紋體的動態力學分析》、《彈性力學問題的光彈性――差分解》、 《裂紋尖端近場應力光彈塑性分析》、《二位彈性介質中裂紋傳播》等論文; 主持或作為主要參加者完成的科研項目有: 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複合材料性能研究; 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複合材料板簧研製及套用研究; 國家經貿委、教委、中科院高科技產業化示範項目――大口徑玻璃纖維增強夾砂複合管道; 上海市科技基金項目――樹脂傳遞模塑(RTM)工藝製造汽車覆蓋件的研究; 上海市重點學科項目――纖維增強塑膠(FRP)套用於基礎設施工程關鍵力學問題研究等。 獲得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獎、上海市優秀新產品二等獎、上海市優秀產學研工程一等獎。
1983年9月獲華中理工大學固體力學碩士學位。隨後,在該校力學系從事固體力學、結構力學與計算力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並於1992年被學校聘為副教授。1996年元月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最初從事計算流體動力學的套用研究(電子封裝流動過程模擬)。一年後,轉向從事各類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尤其是破壞規律與最大承載能力的研究,並在一年內完成了博士論文。從1997年到現在,累計發表了60餘篇國際知名(收入SCI的)雜誌論文(其中有50多篇是獨立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的)、5本合(專)著、以及20餘篇國際會議論文。是美國複合材料學會會員、《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國際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以及《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 Manufacturing》、《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Polymer Composites》、《Polymer & Polymer Composites》、《Journal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 Structures》、《AIAA Journal》等國際知名雜誌的評審。在近年的研究中,提出和發展了一種原創性、普遍適用於一般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微觀力學三維(包括線性、非線彈性、彈塑性)本構理論-橋聯模型(Bridging Model),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種控制複合材料強度的有效、通用判據。該理論作為亞太地區的唯一代表,後來被邀請參加由英國工程與自然科學研究委員會(EPSRC)以及機械工程師協會聯合組織的在全世界範圍內針對複合材料當今最具代表性的力學理論所進行的權威評估(見Comp. Sci. & Tech., Vol. 62, pp. 1481-1488,2002),並且是所有參加評估中唯一的完全根據組成材料(纖維與基體)的機械性能參數來確定複合材料全程(直到破壞都成立)力學性能及回響的本構理論。這一特性使得該理論與其他理論相比具有以下一些優點:1)、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包括強度極限)可以通過對纖維和基體性能的掌握(測試)而無需像其它理論要求的那樣對複合材料本身的試驗來獲知。這將為工程帶來極大方便(可大大節省複合材料制樣和試驗所需的時間和經費),因為兩種相同的組成材料可以誕生出無窮多不同的複合材料。2)、可以在加工製備之前實現對複合材料在微觀量級的最佳化設計,達到設計材料之目的。3)、可以比較方便地與各種商品化的有限元結構分析軟體實現接口,形成有效的複合材料庫模型。目前,還沒有一種有限元商用軟體包,可以對複合材料結構進行“自動的”非線彈性結構分析(即,帶有進行這種結構分析的複合材料庫模型)並進而有效地預報其最大承載能力。原因是現有軟體只提供了這類材料的線彈性本構模型,並且強度判據中所要求的輸入數據必須是對複合材料本身進行試驗後採集的。只有基於組成材料(纖維與基體)的輸入數據所建立的複合材料庫模型才能為用戶帶來方便。其它學術成就包括首次在學術界明確指出:對橫向載荷作用下的複合材料結構進行極限分析與設計僅僅根據一個應力強度條件是不夠的,還要另外補充一個臨界形變條件。這與傳統的各向同性材料的強度分析與設計僅僅只需要一個應力強度條件(如第一或第四強度理論)是不一樣的。研究方向包括:複合材料力學、計算結構力學、流與結構的相互作用、生物材料與納米纖維材料中的力學問題。目前研究課題有:靜電紡絲製備聚合物連續納米纖維、連續納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以及與之有關的力學問題;複合材料在面內與彎曲組合載荷、橫向衝擊載荷下的破壞分析、強度判據、以及極限承載能力研究;複合材料結構非線性與極限強度有限元分析通用軟體開發(基於ABAQUS等軟體平台);針織與編織碳纖維結構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定骨板的力學性能研究、極限強度分析、以及結構最優設計;複合材料結構與流體的相互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