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色彩

聲音色彩,是指發音過程中持續表現出的具有個人風格的聲音特點。又稱音色或音質。這種超出語言意義的聲音特點是由發音的音高、響度、速度和音色混合而成的。除發音器官的個體差異,它還與發音人的社會背景有密切關係,聲音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宇發音人的感情狀態及具體語境。對聲音色彩,人們常常根據個人感覺,概括為明亮、沉悶、寬厚、纖細等。

聲音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聲音只是聲波通過固體或液體、氣體傳播形成的運動。聲波振動內耳的聽小骨,這些振動被轉化為微小的電子腦波,它就是我們覺察到的聲音。

色彩

亦作“ 色彩”。物體表面所呈現的顏色。通過顏色對人們在感覺上有一定的聯想,在理性上產生的一種認識。

詩人描述的色彩

元 吳萊《嚴陵應仲章自杭寄書至賦此答之》詩:“色采 黃朱黻,音聲徵角韶。”

葉聖陶 《火災·曉行》:“那種 綠色是自然的色彩,決不能在畫幅中看見,真足以迷人的心目。”

絢麗的色彩 絢麗的色彩

唐 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 紅於二月花。”

人品的色彩

用色彩形容人員,是比喻人的某種思想傾向或事物的某種情調。 王國維 《人間詞話》三:“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魯迅 《花邊文學·洋服的沒落》:“ 清 朝末年,帶些革命色采的英雄,不但恨辮子,也恨馬褂和袍子,因為這是 滿洲 服。” 毛澤東 《關於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問題》:“開明紳士是地主和富農階級中帶有民主色彩的個別人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