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會議

聯合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會議

聯合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會議(TheUni-tedNationsConfereneeonNewandRenewableSourcesofEnergy)1981年8月10日至21日由聯合國主持在肯亞首都奈洛比召開的研究能源問題的大型國際會議。

簡介

1981年8月10日至21日由聯合國主持在肯亞首都奈洛比召開的研究能源問題的大型國際會議。出席會議的有135個國家的代表團和聯合國所屬的34個國際組織及32個政府間組織的觀察員,參加會議的總人數約5000人。聯合國秘書長和許多國家的政府首腦到會發表了講話。會議期間還舉辦了國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展覽會。會上通過了《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與利用的奈洛比行動綱領》(簡稱《奈洛比行動綱領》)。這次會議是根據1978年12月20日聯合國第33屆大會第148號決議召開的。

會前曾召開過4次籌備會議,並設立了按專業劃分的10個特設專家組:水力、薪炭、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油頁岩和焦油砂、海洋能、畜力、泥炭。這些專家組都於會前提出了技術報告。會議還就能源規劃、研究示範、資料交流、教育培訓、資金籌集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

會議準備工作比較充分,但是由於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利益不同,一能源供需狀況相差懸殊,會議上意見分歧明顯,會議結果未盡達到預期目的。特別是籌資援助開發中國家的議項沒有落實,為後來炎奈洛比行動綱領》的貫徹執行留下了障礙。會議的積極作用是,動員了國際社會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引起重視。同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本次會議的各項決議,並積極籌建聯合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政府間委員會及在各成員國建立負責此項工作的聯絡點,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建立了這方面的專門信息網。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工發組織、糧農組織等還安排了一些示範項目。

研究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為3類:

沼氣池 沼氣池

(1)大中型水電。

(2)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

(3)傳統生物質能。

在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規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發電、核裂變發電之外的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小水電、地熱能以及海洋能等一次能源。這些能源,資源豐富,可以再生,清潔乾淨,是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將成為未來世界能源的基石。

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是蘊藏在生物質中的能量,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京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而貯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有機物中除礦物燃料以外,所有來源於動植物的能源物質均屬於生物質能,通常包括木材、森林廢棄物、農業廢棄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業有機廢棄物、動物糞便等。生物質能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燒、熱化學轉換和生物化學轉換3種途徑。生物質的直接燃燒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是我國農村生物質能利用的主要方式。因此,改造熱效率僅為10%左右的傳統燒柴灶,推廣熱效率可達20%—30%的節柴灶這種技術簡單、易於推廣、效益明顯的節能措施,被國家列為農村能源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

太陽能

太陽能的轉換和利用方式有光—熱轉換、光—電轉換和光—化學轉換。接收或聚集太陽能使之轉換為熱能,然後用於生產和生活的一些方面,是光一熱轉換即太陽能熱利用的基本方式。太陽熱水系統是太陽能熱利用的主要形式,它是利用太陽能將水加熱儲於水箱中以便利用的裝置。太陽能產生的熱能可以廣泛的套用於採暖、製冷、乾燥、蒸餾、溫室、烹飪以及工農業生產等各個領域,井可進行太陽能熱發電。利用光生伏打效應原理製成的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的光能直接轉換成為電能加以利用,稱為光一電轉換即太陽能光電利用。光一化學轉換尚處於研究開發階段,這種轉換技術包括半導體電極產生電而電解水產生氫、利用氫氧化鈣或金屬氫化物熱分解儲能等。

風能

風能是太陽輻射造成地球各部分受熱不均勻,引起各地溫差和氣壓不同,導致空氣運動而產生的能量。利用風力機可將風能轉換成電能、機械能和熱能等。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有風力發電、風力提水、風力致熱以及風帆助航等。

小水電

水電站 水電站

按照國家計委的規定,電站總容量在5萬kW以下的為小型;5萬~25萬kW的為中型;25萬kW以上的為大型。所謂小水電,通常是指小水電站及與其相配套的小電網的統稱。1980年聯合國召開的第二次國際小水電會議,確定了以下3種小水電容量範圍:小型水電站(Small),1001~12000kW;小小型水電站(Mini),101~1000kW;微型水電站(Micro),100kW以下。我國20世紀70年代以來,小水電一般是指單站容量在12000kW以下的小水電站及其配套小電網。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自1996年起,小水電的容量範圍已提高到按單站5萬kW計算。我國農村中,村級以下辦的小水電,多數屬於容量為100KW左右的微型水電站。小水電的開發方式,按照集中水頭的辦法,可分為引水式、堤壩式和混合式3類。

地熱能

地熱資源是指在當前技術經濟和地質環境條件下,地殼內能夠科學、合理地開發出來的岩石中的熱能量和地熱流體中的熱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組分。地熱資源按賦有形式可分為水熱型(又分為乾蒸汽型、濕蒸汽型和熱水型)、地壓型、乾熱岩型和岩漿型4大類;按溫度高低可分為高溫型(>150℃)、中溫型(90—149℃)和低溫型(<89℃)。地熱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有地熱發電和地熱直接利用兩大類。不同品質的地熱能可用於不同的目的。流體溫度為200—400℃的地熱能,主要可用於發電和綜合利用;150—200℃的地熱能,主要可用於發電、工業熱加工、工業乾燥和製冷;100—150℃的地熱能,主要可用於採暖、工業乾燥、脫水加工、回收鹽類和雙循環發電;50—100℃的地熱能,主要可用於溫室、採暖、家用熱水、工業乾燥和製冷;20—50℃的地熱能,主要可用於洗浴、養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