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故事集

《聖誕故事集》是作者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一生寫過十四部長篇小說,這五篇聖誕故事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中期的英國是家喻戶曉的。

簡介

作者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一生寫過十四部長篇小說。他在一八四三年至一八四八年間,除一八四七年外,每年聖誕節發表一篇中篇小說,共得五篇,即:《聖誕歡歌》(1843)、《古教堂的鐘聲》(1844)、《爐邊蟋蟀》(1845)、《人生的戰鬥》(1846)和《著魔的人》(1848)。
這五篇聖誕故事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中期的英國是家喻戶曉的。尤其是《聖誕歡歌》,更是狄更斯小說中最深入人心的一部,有人說,英國四分之三的人知道其作者的名字,還能說出故事中的人物來,小說主人公的名字scrooge在英語中已成了“吝嗇鬼”的代名詞即是一例。

《聖誕歡歌》

《聖誕歡歌》(《聖誕頌歌》)中的斯克擄奇是一家商號的老闆,他是個貪婪,自私的人,是個季節的冷暖都於他無關的冷酷的人,是個十足的吝嗇鬼。在風雪交加、陰冷潮濕的聖誕節前夜,他商號的辦事員的火爐里只燃著一塊煤,想再加一塊也不行,因為煤塊放在他自己的房間裡。他說,窮人想過聖誕節是胡鬧。窮人們死了倒好,可以減少“過剩的人口”。後來,三個幽靈在聖誕節前夜領著他跑追全城,讓他看到了窮人的善良,看到冷酷殘忍的人的下場。他於是醒悟了,第二天即聖誕節,他便給辦事員加薪,祝賀人們新年快樂,願上帝保佑每一個人。

《古教堂的鐘聲》

《古教堂的鐘聲》被一些評論家看作是狄更斯的一篇公開的“政治宣言”。作者代表維多利亞王朝初期英國被壓迫的窮人的利益,無情揭露了各種社會弊端,批判了資產階級的各式各樣的理論——窮人是社會的多餘之物,生來是沒有用的、墮落的、討嫌的。小說中的主人公托貝是一個腳夫,在聖誕節前的一天,他站在教堂門前,頂著交加的風雪,希望能等到一件差事。他的女兒好容易找到了一件活兒,掙了幾個餞,為他準備了一頓美餐——一盆牛肚。但富人老爺卻說窮人是不該有此享受的。富人們說窮人是不該結婚的,甚至連生存的權利也沒有。在聖誕鐘聲敲響之前,托貝做了一個夢,在教堂大鐘鬼的引領下,他看到了更多的現實,作者用這一方式進一步揭露了社會罪惡,並告訴讀者,這一切罪惡都是富人的壓迫和剝削造成的。故事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呼籲讀者去改善、緩和這嚴酷的現實。

《爐邊蟋蟀》

狄更斯在一八四四年曾醞釀辦一個周刊《蟋蟀》,要把“爐邊歡唱的小生物”作為題辭,象徵“聖誕歡歌哲學”。周刊雖然沒有辦起來,但他把蟋蟀用在一篇小說中,這就是《爐邊蟋蟀》,並起了個副題叫“家的童話”。故事也以快樂的婚禮與狂舞作結。狄更新說,蟋蟀是“小小的家神——人們受苦,悲愁時它一聲不鳴,人們高興,萬事如意時它又放聲高唱”。

人生的戰鬥

《人生的戰鬥》是一個濃縮的長篇,這篇動人的愛情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的中產階級家庭,既沒有鬼魂出現,也沒聖誕節的氣氛,只是第二部分結尾處寫到了大雪。不過,瑪麗安一家的一對勤勞、樸實的老傭人卻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著魔的人》

一八四七年狄更斯沒有奉獻給讀者聖誕故事,到了一八四八年,他寫了最後一個聖誕故事,即《著魔的人》。故事又在聖誕節展開,又有幽靈出現,即所謂“活人的鬼魂”。幽靈給了化學家萊得洛以魔法,使他忘記了過去的苦惱,可是他同時也忘記了他的善行,凡是他接觸的人也都走向了反面,善變成了惡。他給人們帶來了災難,他傷心,於是,又在幽靈指點下,失去了魔法,恢復了以前的他。化學家從此懂得了一個道理,如同物質世界一樣,少一個步驟,少一個原子世界就會出現一個空白,所以,在人們的記憶中,惡與善、悲與樂都是相關的,寬恕才能使生活愉快。這是一個寓言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