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克里斯蒂(Christie.A.) 著,葉剛 譯
出 版 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274
印刷時間: 開本: 大32開
印次: 1 紙張:
I S B N : 9787020069194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小說 >> 偵探/懸疑/推理
編輯推薦
“你渴望‘真正血腥的暴力謀殺’。這是特別為你而寫的故事。”
——阿加莎·克里斯蒂
內容簡介
聖誕前夜,李家先是傳出震耳欲聾的家具撞擊聲,接著是尖叫哭嚎。樓上,專橫的西米恩·李躺在血泊中,慘遭割喉。家庭團聚就此破碎了。
當時波洛正在村中和一位朋友度聖誕節,但當他提出幫忙時,他發覺現場的氣氛不是哀傷,而且相互猜忌。似乎每個人都有理由憎恨這位死去的老人……
作者簡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譽為舉世公認的偵探推理小說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銷售量逾10億冊,而且還被譯成百餘種文字,銷售量亦逾10億冊。她一生創作了80部偵探小說和短篇故事集,19部劇本。以及6部以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的筆名出版的小說。著作數量之豐僅次於莎士比亞。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戰時她擔任志願救護隊員。在這部小說中她塑造了一個可愛的小個子比利時偵探赫爾克里’波洛,成為繼福爾摩斯之後偵探小說中最受讀者歡迎的偵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寫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羅傑疑案》(又譯作《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劇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後連續上演,時間之長久,創下了世界戲劇史上空前的紀錄。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獲得英國女王冊封的女爵士封號。1975年-。英格麗·褒曼憑藉根據阿加莎同名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改編的影片獲得了第三座奧斯卡獎盃。阿加莎數以億計的仰慕者中不乏顯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法國總統戴高樂。1976年。她以85歲高齡永別了熱愛她的人們。
目錄
第一章 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二章 十二月二十三日
第三章 十二月二十四日
第四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
第五章 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六章 十二月二十七日
第七章 十二月二十八日
書摘插圖
第一章 十二月二十二日
1
史蒂芬一邊沿著站台輕快地走著,一邊豎起了外衣的領子。車站上空籠罩著昏暗的霧氣。巨型引擎盛氣凌人地發出嘶嘶的聲響,把大團大團的蒸汽吐進陰冷潮濕的空氣中。一切都髒兮兮的,到處瀰漫著煙塵。
史蒂芬嫌惡地想:
“多么骯髒的國度,多么齷齪的城市!”
史蒂芬最初看到倫敦、倫敦的商店、飯店及打扮入時的迷人女性之時的興奮之情,如今已消逝殆盡。現在倫敦在他眼裡,不過是污地里一塊閃閃發光的萊茵石罷了。
假如他現在身處南非……想到這裡他突然感到一陣思鄉的痛楚。陽光,藍天,滿園的花卉,湛藍的花朵,叢生的石墨,攀附在每棟小屋上的藍旋花。
而在這裡,塵埃、污垢,還有那永無休止、川流不息的人群——爭相推擠疾行,如同蟻丘邊匆忙奔走的螞蟻。
史蒂芬一時問想:“我要是沒來就好了……”
接著,當他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嘴唇便又繃成一條堅毅的直線。不,見鬼!他一定得繼續下去!他已經為此計畫好些年了。他一直就打算——做他將要做的事。
對,他一定得堅持下去!
那一時的猶疑,突如其來的自我質問:“為什麼要這么做?值得嗎?為什麼一定要死守過去?為什麼不能消除這一切?”——全都僅僅由於軟弱。他不是孩子了——被一時興起的念頭支使來支使去。他是一個四十歲的男人,充滿信心,意志堅定。他會堅持下去,達到此次英格蘭之行的目的。
史蒂芬登上火車,沿著過道邊走邊找座位。他剛剛趕開了一個腳夫,自己拿著生牛皮製的箱子,一個車廂接著一個車廂地尋找。火車全滿了,因為離聖誕節僅有三天了。史蒂芬•法爾厭惡地看著擁擠不堪的車廂。
人!沒完沒了、數不清的人!而且都是這么面目可憎,這么相似,可怕的相似!那些人長得不是像綿羊就是像兔子。他們之中有一些人在喋喋不休、大驚小怪;另一些臃腫的中年男人則哼哼唧唧,更像是豬。即便是那些身材苗條、長著瓜子臉、嘴唇鮮紅的女孩子,也是相似得可悲。
想到這裡,史蒂芬心裡突然升起一股渴望,渴望南非廣闊無垠的草原,炙熱的陽光,荒無人煙……
就在這時,史蒂芬屏住了呼吸,向一個車廂里望去,那女孩如此出眾,秀髮烏黑,膚若凝脂,眼睛幽深如夜,那憂鬱高傲的眼神是南歐人所特有的……女孩坐在火車中這些呆滯的人群里,真是一個錯誤,她根本不該來到這陰霾的英格蘭中部。她應該倚在陽台上,嘴裡銜著玫瑰,高傲的頭上扎著一條黑色的飾帶,而空氣里應飄散著塵土、熱浪與血腥的氣息——鬥牛場的味道……她實在應該出現在那些富麗輝煌的地方,而不是擠在此種三等車廂的角落裡。
史蒂芬是個細心的男人。他並沒有忽略女孩寒酸的黑色小外套和裙子,以及劣質的線織手套,還有那單薄的鞋子和火紅得帶點挑釁意味的手袋。然而史蒂芬依然覺得女孩光彩照人。她端莊秀麗,有種異國風情……
女孩到這種寒冷多霧,人們忙若螞蟻的國度里做什麼?
史蒂芬心想:“我一定要知道她是誰,來這兒做什麼……我一定要知道……”
2
皮拉爾緊貼窗戶坐著,心想英國的氣味怎會如此古怪……這就是迄今為止,她對英格蘭最深刻的感受:全然不同的氣味。這裡沒有蒜香,沒有泥土的芬芳,也幾乎聞不到香氣。在這個車廂里有的只是一種令人窒息的寒意——火車的硫磺味、肥皂味,以及另一種令人噁心的氣味——皮拉爾覺得這氣味來自她身邊那位胖女人的毛領。皮拉爾敏感地抽抽鼻子,不情願地吸著樟腦球那難聞的味道。她暗想,在自己身上擦這種味道,也太可笑了吧。
汽笛長鳴,有人高喊一聲,火車緩緩駛出了車站。他們出發了,而她也上路了……
皮拉爾的心跳略略加快。一切會順利進行嗎?她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嗎?一定會的,一定可以。她把一切都仔細考慮過了……她對所有的可能都做了準備。噢,是的,她會成功的,她必須成功……
皮拉爾的紅唇微微上揚,霎時牽出了一絲冷酷;冷酷而貪婪,就像孩子或是貓的嘴,一張只知道自己的欲望而不知道憐憫的嘴。
她以孩子似的毫不掩飾的好奇環顧四周。一共有七個人,他們好滑稽啊!這些英國人!他們看起來都那么富有、闊氣——瞧他們的衣服,他們的靴子——呵!英國無疑跟她向來聽說的一樣,是個富裕的地方。可是他們卻一點兒也不快樂,對,他們顯然並不快樂。
走廊上站了一名英俊的男子……皮拉爾覺得他長得很帥。她喜歡那男子古銅色的面容和高挺的鼻子,以及那寬闊的雙肩。皮拉爾比任何英國女孩都伶俐,她看得出那男人很欣賞她。雖然她並沒有正眼瞧他,卻知道男子在頻頻望向她,而且確切曉得他的眼神。
皮拉爾不動聲色地把一切記在心裡。在她自己的國家,男人看女人是很正常的事,而且從不會過分掩飾。她懷疑對方是不是英國人,最後認為他不是。
英國人沒有那么活潑率直,皮拉爾心想,不過他很好看,說不定是個美國人。一定是的,他很像自己在西部片裡看到的演員。
一名服務員沿著過道走來。
“午餐時間到了,午餐時間到了,請準備用餐。”
皮拉爾車廂里的七位乘客紛紛掏出午餐券,大夥全體起立,車廂里頓時變得冷清而安寧。
皮拉爾飛快地把窗戶拉上,那是坐在對面角落那位面相好鬥的灰發女士剛剛放下的。皮拉爾舒適地伸展四肢,斜靠在座位上,望著窗外倫敦北郊的景致。她沒有因為自動拉門發出聲響而回過頭去。她知道,是走廊里的那個男子,他一定是為了跟她搭訕才進來的。
皮拉爾依舊望著窗外,一副沉思的模樣。
史蒂芬•法爾說:
“你想把窗戶全放下來嗎?”
皮拉爾故作端莊地答道:
“正好相反,我剛剛才把它拉上。”
皮拉爾的英語說得極好,但仍帶著淡淡的口音。
在隨後片刻的沉默中,史蒂芬想:好甜美的聲音哪,仿佛浸潤著陽光……暖若夏夜……
皮拉爾也暗忖:我喜歡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他很吸引人——是的,他很迷人。
史蒂芬說:“這車好滿啊。”
“噢,是啊。大家都離開倫敦,我想是因為那兒太沉悶了。”
皮拉爾自小所受的教育,讓她不覺得在火車上和陌生男人說話是種罪過。她完全可以像別的女孩一樣照顧好自己,但她並不願死守那些所謂的清規戒律。
如果史蒂芬是在英格蘭長大的,也許他會羞於與年輕女孩攀談。但史蒂芬是一個隨性的人,他覺得與自己喜歡說話的人交談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史蒂芬不自覺地笑著說:
“倫敦是個相當可怕的地方,不是嗎?”
“噢,是呀,我一點兒也不喜歡那兒。”
“我也是。”
皮拉爾問:
“你不是英國人,對吧?”
“我是,但我從南非來。”
“噢,我明白了,這就對了。”
“你剛從國外來嗎?”
皮拉爾點點頭。“我從西班牙來。”
史蒂芬很感興趣。
“你真的從西班牙來的嗎?那么你是西班牙人噦?”
“一半是,我母親是英國人,所以我英語才說得這么好。”
“那邊仗打得怎么樣了?”史蒂芬問。
“太可怕了,好慘哪。簡直滿目瘡痍,真的。”
“你支持哪一邊?”
皮拉爾的政治立場十分模糊。她解釋說,她的村子裡沒有人關心打仗的事。“戰場離我們很遠,你知道。市長是國家官員,當然支持政府了,而神父則支持佛朗哥將軍①……但大多數人都忙著照料他們的葡萄園和農田,沒時間管這些事。”
“所以你們那附近沒在打仗噦?”
皮拉爾說一直沒有過。“可是後來我坐汽車橫穿國內各地。”她解釋道,“發現遍地都是廢墟,我還看見一顆炸彈掉下來炸毀了一輛車,另一顆炸毀了一棟房子。好刺激呀!”
史蒂芬•法爾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獰笑。
“這就是你對它的感覺嗎?”
“這也是件討厭的事。”皮拉爾說,“因為我想接著走,可是我們車的司機被炸死了。”
史蒂芬看著她說:
“那沒有讓你不安嗎?”
皮拉爾的黑眼睛睜得極大。
“每個人都會死的呀,不是嗎?如果死亡是飛快地從天而降——嘭——像那樣,那么和其他死法也沒什麼兩
樣。人會活一陣子——是的,然後就死了,世事不就是如此嘛。”
史蒂芬•法爾笑了。
“我認為你不是一個和平主義者。”
“你認為我不是什麼?”皮拉爾對這個新的詞語似乎無法意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