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文森亞馬遜鸚鵡

聖文森亞馬遜鸚鵡

聖文森亞馬遜鸚鵡(學名:Amazona guildingii)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羽色鮮艷,外表帥氣。身上的羽毛五彩繽紛,眼睛虹膜桔色,頭冠、眼喙之間和大腿處分布有黃色。在翅膀的轉折處有少許紅色點綴,羽毛邊緣呈黃綠色。翅膀的飛羽和翼角都泛紫光藍色。棲息於森林、棕櫚樹林、開闊的平原以及林地、農耕區等。通常成對或是小群體活動,主要的食物為水果、漿果、種子、堅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分布於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基本信息

種族簡介

點擊查看大圖
拉丁文學名:Amazona guildingii
英文名稱:St. Vincent Parrot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Psittaciformes)、鸚鵡科(Psittacidae)
地理分布: 聖文森島,加勒比海的小安地列斯群島 。
繁殖方式:卵生。在野外它們的繁殖期為為3月到7月,人工豢養的聖文森亞馬遜鸚鵡的繁殖期大約在春天開始,野外的聖文森鸚鵡會產下1到2枚卵,人工繁殖的則會產下2到3枚卵。聖文森鸚鵡是繁殖難度非常高的鳥種,生育率也偏低,1顆或是1顆以上未授精的卵是很常見的情形。通常只有母鳥會參與敷蛋育雛,孵化期間為26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9到10周。
習性:聖文森亞馬遜鸚鵡喜歡棲息於島上潮濕的森林中、以及300米到700米之間的山谷中。也喜歡在一些不甚濃密但是仍有樹木掩蔽的森林中活動。通常都是單獨或是成對行動,偶爾會聚集30隻左右的群體,喜歡棲息於高大的樹木頂端,雖然它們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但是因為他們吵雜的叫聲還是很容易被發現。在不被狩獵的區域他們可以在有限的程度內接近觀察,通常只會在進食吵鬧的時候飛起。在清晨和下午會大聲鳴叫,如果有危險的情況或是聽見同伴的警告聲,會馬上全體飛起並發出大叫示警。有時候會在飛行的時候尖聲叫喊,是相當吵雜的鸚鵡。
食性:聖文森亞馬遜鸚鵡主要食物為種子、漿果、堅果、棕櫚樹的果實、花朵、植物嫩芽等。

體形特徵

40CM。前額、頭頂和眼睛部份為白色帶有些淺淺的黃色,連線頸部後面的橘黃色,臉頰、喉嚨、耳羽以及覆羽附近為

聖文森亞馬遜鸚鵡聖文森亞馬遜鸚鵡
藍紫色,脖子部分的羽毛分布從綠色到橄欖綠,邊緣帶有點黑色;胸部和下腹部為青銅棕色,每片羽毛均有細窄的白邊;尾巴下面的覆羽為黃綠色;肩膀下面、背部下方以及尾巴上方的羽毛色調為青銅棕色到橄欖綠色,尾巴上方的羽毛尖端為綠色;翅膀的主要飛行羽的色調前半部從綠色到青銅棕色,之後連線橘黃棕色,最後為藍紫色;內側的飛行羽為綠色帶有藍紫色的羽尖。尾巴為藍紫色以及橘色的底,然後分布著從黃色到橘色的色調;鳥喙為臘白色,虹膜為橘紅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