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文森亞馬遜

聖文森亞馬遜,主要分布於聖文森島。

dd

中 文 名: 聖文森亞馬遜
英 文 名: St. Vincent Parrot
拉丁學名: Amazona guildingii
地理分布 聖文森島,加勒比海的小安地列斯群島

瀕危狀態
繁殖方式 卵生
在野外他們的繁殖期為為3月到7月,人工豢養的聖文森亞馬遜的繁殖期大約在春天開始,野外的聖文森會產下1到2枚卵,人工繁殖的則會產下2到3枚卵。聖文森是繁殖難度非常高的鳥種,生育率也偏低,1顆或是1顆以上未授精的卵是很常見的情形。通常只有母鳥會參與敷蛋育雛,孵化期間為26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9到10周。

食性 聖文森亞馬遜主要食物為種子、漿果、堅果、棕櫚樹的果實、花朵、植物嫩芽等。

聖文森亞馬遜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前額、頭頂和眼睛部份為白色帶有些淺淺的黃色,連線頸部後面的橘黃色,臉頰、喉嚨、耳羽以及覆羽附近為藍紫色,脖子部分的羽毛分布從綠色到橄欖綠,邊緣帶有點黑色;胸部和下腹部為青銅棕色,每片羽毛均有細窄的白邊;尾巴下面的覆羽為黃綠色;肩膀下面、背部下方以及尾巴上方的羽毛色調為青銅棕色到橄欖綠色,尾巴上方的羽毛尖端為綠色;翅膀的主要飛行羽的色調前半部從綠色到青銅棕色,之後連線橘黃棕色,最後為藍紫色;內側的飛行羽為綠色帶有藍紫色的羽尖。尾巴為藍紫色以及橘色的底,然後分布著從黃色到橘色的色調;鳥喙為臘白色,虹膜為橘紅色。
聖文森亞馬遜 (St. Vincent Amazon)是聖文森島的特有種類。和帝王亞馬遜一樣,他們只生長在這個加勒比海的小島內。聖文森亞馬遜是亞馬遜鸚鵡中顏色最美麗的種類之一,身上的顏色以青銅棕、橘黃和藍綠為主,臘白色的鳥喙加上黃白色的頭部,更顯的尊貴高雅,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彩虹般炫麗奪目。因為他們的數量稀少,而且全世界僅有聖文森島才見的到他們的蹤跡,因此他們也成為聖文森島的國鳥!聖文森島位於中美洲東加勒比海小安地列斯群島的向風群島中部,介於聖露西亞以及格瑞那達中間,是由聖文森以及格瑞那丁群島所組成的,全島幾乎都是山地。由於當地人獵捕聖文森亞馬遜作為食物,以及覬覦他們的美麗將其捕捉販賣,聖文森亞馬遜的數量於是從70年代開始銳減到令人擔憂的數量,每年幾乎都可以見到聖文森亞馬遜經由千里達準備走私到歐洲,雖然有法律禁止保護他們,但是盜獵者平均每年還是會捕捉20隻以上的幼鳥。在黑市一隻聖文森亞馬遜的行情高達美金10000元以上,許多有錢的收藏家仍然願意出高價收購,這也就是許多盜獵者仍然願意赴湯導火的動力。此外,島上的伐木業盛行,許多生物仰賴的大樹都被砍伐作為商業用途,加上島上的農業興起,越來越多的森林被人類侵占利用,聖文森亞馬遜的棲息地也越來越少。由於大部分島上的人民都相當貧窮,因此他們從來不認為生態保護會比飲食等民生大事來的重要,所以剝削大自然成為他們理所當然的想法。
聖文森亞馬遜的危機不止人禍,還有天災。由於島上的地形,突如其來的火山爆發常常使得周遭的生物被摧毀消滅;再者,可怕的颶風肆虐也造成不少聖文森亞馬遜的巢穴被破壞殆盡,例如1980年的艾倫颶風,就把聖文森亞馬遜的棲息地幾乎夷為平地,使的他們的族群大幅減少,面臨前所未有的絕種危機。早在1970年,聖文森亞馬遜就被列為極度瀕臨絕種邊緣的鳥類,僅有數百隻,後來由歐美的動物園參與復育的計畫----兩個美國的動物園外加一個歐洲的動物園開始了人工繁殖拯救聖文森亞馬遜的行動!之後於1972年在休斯敦動物園,世界上第一個人工繁殖的聖文森亞馬遜計畫成功了!10年後第二個成功的例子是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野生鳥類保護中心。目前約有30隻聖文森亞馬遜生活於北美洲,另有30隻聖文森亞馬遜生活於由聖文森政府經營的4個動物園的鳥舍之中(2個位於美國、2個位於歐洲),這些聖文森亞馬遜是用來協助復育以及研究之用。目前經由保護人士的努力,聖文森亞馬遜已經由原本的400隻增加為500到600隻,也有些數據顯示他們目前約有700到800隻上下,目前他們仍然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的一級的保護類。
體形尺寸 40cm
習性 聖文森亞馬遜喜歡棲息於島上潮濕的森林中、以及300米到700米之間的山谷中。也喜歡在一些不甚濃密但是仍有樹木掩蔽的森林中活動。通常都是單獨或是成對行動,偶爾會聚集30隻左右的群體,喜歡棲息於高大的樹木頂端,雖然他們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但是因為他們吵雜的叫聲還是很容易被發現。在不被狩獵的區域他們可以在有限的程度內接近觀察,通常只會在進食吵鬧的時候飛起。在清晨和下午會大聲鳴叫,如果有危險的情況或是聽見同伴的警告聲,會馬上全體飛起並發出大叫示警。有時候會在飛行的時候尖聲叫喊,是相當吵雜的鸚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