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以聖安德烈命名俄羅斯帝國的最高勳章是因為聖安德烈是俄羅斯的守護神。安德烈是耶穌的一個弟子,在東正教的傳說中他離開耶穌到俄羅斯地區傳教並最終以X形在一個十字架上殉難。為此,安德烈是作為俄羅斯的守護神。以藍十字聖安德烈十字標誌為俄羅斯帝國的最高勳章圖案,以及用於俄羅斯帝國的海軍旗。
聖安德烈,亦作聖安德肋、聖安得烈或聖安得魯,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聖彼得的弟弟。他相傳在希臘被釘X型十字架而死。為俄羅斯、羅馬尼亞和蘇格蘭的主保聖人。
聖安德烈勳章全稱聖徒安德烈·佩爾沃茲萬內勳章,是俄國第一枚勳章,1698年由彼得大帝設立,只有一個等級,是俄羅斯帝國的最高獎賞,1917年停止使用。1998年7月1日葉爾欽總統頒令,恢復該勳章的使用,仍作為俄羅斯最高榮譽的象徵。以聖安德烈命名俄羅斯帝國的最高勳章是因為聖安德烈是俄羅斯的守護神。安德烈是耶穌的一個弟子,在東正教的傳說中他離開耶穌到俄羅斯地區傳教並最終以X形在一個十字架上殉難。為此,安德烈是作為俄羅斯的守護神。以藍十字聖安德烈十字標誌為俄羅斯帝國的最高勳章圖案,以及用於俄羅斯帝國的海軍旗。聖安德烈,亦作聖安德肋、聖安得烈或聖安得魯,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聖彼得的弟弟。他相傳在希臘被釘X型十字架而死。為俄羅斯、羅馬尼亞和蘇格蘭的主保聖人。
聖安德烈勳章雖然只有一個等級,但有四種標誌物:勳章、星章、綬帶、金鍊。
勳章
聖安德烈勳章主體為頭頂三頂皇冠的雙頭鷹,材質為銀質和鍍金質,表面塗有藍色琺瑯。正面雕有橢圓形斜十字,十字上面為聖徒安德烈·佩爾沃茲萬內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圖像。在十字的邊緣分別是金色的字母“S”、“A”、“P"、“R”(意為俄羅斯的保護神聖安德烈)。勳章背面為黑色琺瑯題字“信仰和忠誠”。皇冠後面有用於固定綬帶的吊鉤。獎章的高度為86毫米,寬度為60毫米。勳章的綬帶為淡藍色絲質波紋綢,寬度為100毫米。
星章
勳章還配有星章,為銀質八角形。星章中央塗有紅色琺瑯,中間是縮微版的勳章正面圖案,外圍塗有藍色琺瑯,上面為金色題字“信仰和忠誠”以及相互交叉的綠色琺瑯月桂枝和綢帶圖案。星章背面為別針造型。星章直徑為82毫米。勳章還配有鏈條,由17個相互交叉的小環組成。
帶劍勳章的雙劍被置於最中間的皇冠之下雙頭鷹之上。每把劍的長度為47毫米,寬為3毫米。帶劍星章的雙劍每柄劍長為54毫米,寬為3毫米。
綬帶
雙頭鷹的背面是琺瑯絛帶,上面寫著勳章格言:“為了信念和忠誠”。
著制服時佩戴裹有綬帶的、長12毫米、寬45毫米的勛表。帶劍勳章的勛表上加掛兩柄縮微版相互交叉的鍍金寶劍。著便裝時佩戴直徑22毫米的花結,上面加綴綬帶。
金鍊
勳章的金鍊由三個交替的部分組成:國徽、戰利品及帶有彼得大帝姓名組合字母和帶有藍色安德烈十字架的圓形琺瑯花結的盔甲。
勳章獲得者只在特別隆重的場合才會佩帶金鍊。
俄羅斯的國家榮譽制度歷史悠久。早在沙俄時期就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家獎勵體系 。1699年彼得一世就設立了第一枚勳章——聖安德烈勳章,1797年沙俄政府頒布了《關於勳章的條例》,奠定了其國家榮譽制度的法律基礎,並設有沙俄帝國勳章局,負責關於勳章的各項事宜。
自1720年始,安德烈勳章的金鍊開始出現在國家璽印上,聖安德烈勳章成為帝國權力的象徵。皇帝的兒子在出生時即授予勳章,其他王室男性成員在成年時也授予勳章。這種勳章直到1917年才停止使用,前後共授予1050人。瑪利亞·亞歷山德羅夫娜皇后(1824-1880年)是黑森-達姆施塔特的瑪利亞公主, 也就是亞歷山大二世的妻子,在1856年進行加冕儀式時被授予聖安德烈勳章。
1998年7月1日,俄羅斯聯邦總統頒布《關於恢復聖安德烈勳章》的第757號命令,其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聖安德烈勳章是俄羅斯聯邦最高國家獎勵。
第二,聖安德烈勳章授予做出有助於俄羅斯繁榮、昌盛和榮譽的非凡功績的傑出的國家和社會活動家和其他俄羅斯聯邦公民,以及為俄做出傑出功績的外國首腦和政府領導人。
第三,聖安德烈勳章佩戴於勳章鏈上或者置於跨肩綬帶上。在特別隆重的場合下允許將聖安德烈勳章佩戴於勳章鏈上;佩戴於跨肩綬帶上時,綬帶要跨過右肩。聖安德烈勳章的星章佩戴於左前胸,置於勳章之左,低於勳章和勛表。
第四,帶劍聖安德烈勳章和星章授予在戰鬥中做出突出功績的軍人。
聖安德烈勳章在新俄羅斯的首次授予是1998年9月30日。根據俄聯邦肘任總統葉爾欽的命令將勳章授予為文化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利哈喬夫院士。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也是首批聖安德烈勳章的榮獲者。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俄羅斯的良心”索忍尼辛則在1998年自己的80歲生日時,公開拒絕了聖安德烈勳章,原因是他不願獲得來自一個“摧毀了他的國家”的政權的任何獎勵。
1998—2008年共有14人獲得這一勳章 。
2012年5月3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向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頒發聖徒安德烈·佩爾沃茲萬內勳章 。戈巴契夫在受勛時表示感謝,並稱很激動。他坦言,對自己做過的事情問心無愧。他強調,他進行改革不是為了贏得敬重和榮譽,而是因為認識到,“國家像需要空氣一樣需要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