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聖巴托洛繆島 (Saint-Barthélemy),正式全名為聖巴托洛繆行政區(Collectivité de Saint-Barthélemy),別號為Saint Barts、Saint Barths或Saint Barth,是一個法國屬地。法國政府於2007年2月22日宣布該島自法屬瓜德羅普分離,成為直轄於巴黎中央政府的海外行政區,但該法令需要到該行政區議會首次集會之際才會正式生效。屆時,該島將會是法國在加勒比海上西印度背風群島的四個屬地之一,而其轄區主要包括聖巴托洛繆本島和離岸的幾個小島。地理
聖巴托洛繆島位於波多黎各東方約250公里處,附近島嶼有聖馬丁島、荷屬薩巴島和英屬安圭拉。
古斯塔維亞是聖巴托洛繆島上最大的城鎮,且為一自由港,並將成為行政區首府。該鎮的命名是用於紀念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而島上至今尚存的最古老村落名為羅利昂(Lorient),該名來自於法國本土不列顛塔尼地區的同名市鎮。
歷史
聖巴托洛繆島於1493年被第二次遠航美洲途中的哥倫布所發現,並以其兄長同名的聖人而命名,並宣布此地為西班牙領土。
1648年,該島被法國軍官隆維利爾·德·普昂西 (Lonvilliers de Poincy)領軍攻占。在其後的1651至1656年,該島被馬爾他騎士團所管治。其後曾一度被棄守,直至1659年,法國重新恢復對該島的殖民統治。由於該島的土地貧瘠,氣候乾燥,因此經濟發展潛力一直不大,但法國一直因該島在小安的列斯群島的戰略位置而固守此地。當地居民的生計更加偏重於狩獵和捕魚,而非附近盛行的棉花和甘蔗種植。
1784年,該島被法王路易十六贈與瑞典,用以換取法國商船在瑞典哥德堡港的免稅權。而瑞典隨即宣布免除該島賦稅,開發島上的船塢為首府和自由港,並以命名紀念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而瑞典的統治還在該島留下不少印記,很多街道的名字都帶有瑞典特色。而聖巴托洛繆島徽上的三個重要識別物:三頂王冠、灰鷺和城牆式的王冠皆是源自瑞典國徽。
1878年3月16日,瑞典將該島回售給法國。法國隨即將其劃歸瓜德羅普管轄。
政治近況
直至現時為止,整個聖巴托洛繆島是法國的一個市鎮(commune de Saint-Barthélemy),和聖馬丁島的法屬部分共同組成一個省區,歸法國海外大區瓜德羅普所轄,因此該島與瓜島一樣,為歐盟的一部分。2003年,該島居民公投通過要求脫離瓜德羅普,成為直轄海外行政區(COM)決議。2007年2月7日,法國國會通過法案,授予該島和鄰近的法屬聖馬丁海外行政區的地位。該地位自2007年2月22日該法刊憲後便獲法國政府確認。不過根據國會當時通過的政府組織法,聖巴托洛繆行政區議會的第一次會議開始時,該行政區才正式成立。而該島的首次行政區議會選舉將定於2007年7月1日和8日分兩輪舉行
美洲
北美洲 | 加拿大 - 墨西哥 - 美國 |
中美洲 | 貝里斯 - 哥斯大黎加 - 薩爾瓦多 - 瓜地馬拉 - 宏都拉斯 - 尼加拉瓜 - 巴拿馬 |
加勒比海 | 安提瓜和巴布達 - 巴哈馬 - 巴貝多 - 古巴 - 多米尼克 - 多米尼加共和國 - 格瑞那達 - 海地 - 牙買加 - 聖基茨和尼維斯 - 聖露西亞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南美洲 | 阿根廷 - 玻利維亞 - 巴西 - 智利 - 哥倫比亞 - 厄瓜多 - 蓋亞那 - 秘魯 - 巴拉圭 - 蘇利南 - 烏拉圭 - 委內瑞拉 |
海外屬地與其他特殊政區 | 安圭拉(英) - 阿魯巴(荷) - 英屬維京群島(英) - 百慕達群島(英) - 開曼群島(英) - 福克蘭群島(英) - 法屬蓋亞那(法) - 格陵蘭(丹) - 瓜德羅普(法) - 馬提尼克(法) - 法屬聖馬丁(法) - 聖巴托洛繆島(法)- 蒙塞拉特島(英) -納瓦薩島(美) -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法) - 荷屬安的列斯(荷) - 波多黎各(美) - 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英) - 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英) - 美屬維京群島(美) - 英屬南極領地(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