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孟子曰:“易其田疇①,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 或禮,財不叮勝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 大,無弗與者,至足矣②。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 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作品注釋
①易其田疇:易,治,耕種;田疇,田地。
②矣:這裡的用法同 “也”
作品譯文
孟子說:“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老百姓富足。飲食有 一定時候,費用有一定節制,財物便用之不盡。老百姓離開了水 與火就不能夠生活,可是,當有人黃昏夜晚敲別人的門求水與火 時,沒有不給與的。為什麼呢?因為水火都很充足。聖人治理天 下,使百姓的糧食像水與火一樣充足。糧食像水與火一樣充足了. 老百姓哪有不仁慈的呢?”
作品讀解
這一段與孔子“先富後教”,以及孟子自己在《滕文公上》里 論述“有恆產者有恆心”的思想是相通的,而與《大學》所論 “德本財末”,孔子所論“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 以及孟子自己所論“以義治國,何必言利”(《粱惠王上》的觀 點則有些不同。
這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反映出儒家學說在政治和經 濟問題上的矛盾和困惑。“先富後教”、“有恆產者有恆心”和這裡 所說的“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都表現了儒學抓經濟基 礎的一方面,而“德本財末”、“放於利而行,多怨”,以及“何必 言利”的觀點則表現了儒學重政治,重教化的一方面。孔子也罷, 孟子也罷,儒家先賢們的確在不同的時候和不同的場合下有不同的側重和說法。
所以,我們可以把以“德本財末”和“先富後 教”為代表性說法的兩種思想看作是儒學在治國問題上的一對矛 盾對立範疇。至於這一對矛盾對立的範疇是否得到過“統一”的 解決,從理論上看,儒家的先賢們似乎沒有作過這方面的專門論 述,而我們的感覺,他們總的傾向上還是更偏重於政治,偏重於 教化方面的。從實踐上看,在不同的時代,不用的社會時期內,情 況有所不同。但總的說來,政治與經濟作為對立統一而又相輔相 成的兩極,對它們的不同側重似乎貫穿了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各 個階段。
直到今天,我們不也還在探討這個問題嗎?從“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到“以經濟 建設為中心”而又要“談政治”,使我們感到,政治與經濟的關係, 的確是我們怎么也擺脫不了的一對矛盾對立而又應該得到統一的 施。至於怎樣來使它們得到統一,則是一個非常複雜、因而不 是我們這裡可以置一辭的問題了。
當然,從這一章,我們也可以看到,孔、孟至少不是空談 “禮義興邦”的迂夫子罷,雖然後世不知出了多少迂腐的儒生!
作品出處
《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 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 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