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介紹
1939年7月16日,八路軍115師政委羅榮桓領導下,八路軍115師6支隊於聊城城東小石橋重創參加魯中、魯西“大掃蕩”的日軍第114師團,此戰日寇傷亡200餘人,其中第114師團中將師團長沼田德重胸部、腹部多處中彈身亡,史稱聊城大捷。
事件經過
1939年7月16日上午,參加魯中及魯西“大掃蕩”的日軍第114師團主力3000餘人,在聊城稍事休整後匆匆撤往濟南。這支隊伍徒步走過城東徒駭河上的小石橋,在整理隊形時,突然遭到埋伏在大路兩側的八路軍115師的猛然襲擊。沒等敵人醒過神來組織反擊,115師在青紗帳里消失得無影無蹤。日寇傷亡200餘人,其中第114師團中將師團長沼田德重胸部、腹部多處中彈,雖被搶運到濟南日軍陸軍中心醫院搶救,但仍於8月2日斃命。
日軍掩蓋
對日軍第114師團在聊城東的慘敗,當時的日本新聞報刊隻字未提,甚至連沼田德重之死,其內部資料中也含混地簡記為“聊城東,戰病死”。日軍為穩定其軍心,對這次戰事刻意進行了長期封鎖,以至形成了歷史盲點。而且,114師團敗回濟南之後,很快接到回國解隊的命令。
日軍第114師團是魯西人民的宿敵。1938年11月,3路日軍圍攻聊城時,114師團所屬的平田大隊率先抵近並攻入聊城。15日,在內奸王金祥和頑固派的魯西行轅主任李樹椿策應下,聊城被日寇攻陷,堅持在敵後“守土抗戰”的民族英雄范築先專員壯烈犧牲,大批湧進城內的114師團官兵,參加了對我抗日軍民的屠殺。1939年元月至2月底,114師團西出衛河,參加了3萬日寇對我冀南、魯西北抗日根據地的“掃蕩”,衝垮了八路軍築先縱隊的兩個團,占領了我魯西抗日根據地基本區域的冠縣、館陶、丘縣縣城。3月初,魯西區黨委與八路軍129師先遣縱隊各部,在向長清縣大峰山轉移途經茌平縣劉寺(今屬高唐縣)一帶時,被114師團的快速部隊分別包圍,經苦戰方得突圍。5月,114師團在泰肥山區參加了9路日軍圍攻115師主力和魯西黨委機關的戰役,被斃傷1300餘人,遭到失敗。在114師團入侵魯西之始,用殺人放火的手段恐嚇無辜民眾,先後血洗了阿城、壽城、鄆城等城鎮,造成數千人死亡。114師團在魯西血債累累,民怨軍恨,人人慾得而誅之。
1939年6月1日,日軍華北方面軍組織了以第5師團為基幹,配之以第21、32、114師團及第5旅團各一部共2萬餘人,在飛機配合下,對魯中山區進行了首次“大掃蕩”。因為我軍在5月底的博山夏莊小戰中,曾經繳獲日軍此次作戰的文書,對敵人的作戰意圖、路線、戰法、重點等了如指掌,中共山東分局於6月6日即下達了關於反掃蕩作戰的工作指示,及時制定了對策,安排了反制工作。在反掃蕩的40多天裡,我八路軍殲敵1000餘人,迫使敵人於7月中旬陸續撤退。6月30日,參戰的114師團奉命由魯南轉而北上,企圖在各部的策應下尋戰我115師主力部隊,破壞我泰運抗日根據地。
正在運西地區發展的115師獨立旅、中共泰西地委領導的八路軍山東縱隊第6支隊,在楊勇旅長和段君毅書記的具體指揮下並肩作戰,以連為單位展開了“反掃蕩”鬥爭。7月11日,日軍114師團800餘步騎撞入我獨立旅旅部駐地鄆城縣肖皮口附近,被我獨立旅集中兵力進行了痛擊,殲敵150餘人,繳獲戰馬10餘匹。損失慘重的日軍草草收兵,在沼田德重的帶領下退到聊城休整。114師團的最後一戰,在聊城喪師丟帥被斬首。
日軍中將沼田德重,是一個令人髮指的戰爭惡魔,雙手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是我八路軍擊斃的日軍4個名將之一,也是我軍擊斃的最高級別的日將之一。沼田德重1936年8月1日任日軍第2師團司令部少將部附,1937年2月10日隨該部侵入我國東北地區,其後,他多有調任,先後參加了淞滬、淮河、徐州、武漢會戰。1939年3月晉升為中將,出任華北方面軍第114師團長,駐於濟南、兗州。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浸染的沼田德重,把弱小的被侵略民族視為可以隨意欺凌和殺戮之物,不僅作戰殘忍兇狠,而且每天都要玩弄1到3名處女。他在中國姦淫了數千名少女,一生寫下了18本日記,專門詳細記錄其玩弄女性的過程和體會。被他強暴的婦女,幾乎全部被他用各種殘酷的手段所濫殺。同時,他也被寧死不屈的一些少女撕咬得五官不全,六根殘缺。他每侵入一地,為他尋找、搶奪年輕美貌的處女,成為他的參謀、衛士的重要任務。在濟南日軍醫院中奄奄待斃的沼田德重,生命的最後幾天還在日記中寫道:“上帝締造了那么多膚色的人種,那么多的民族,那么多的美女,而我在40年中所享用的女人僅僅是黃種人!我多么希望大日本軍隊能北進,發動對蘇聯的戰爭;南進太平洋,發動對美、英、荷的戰爭,那么我將有機會享用白種美女、黑種美女、棕種美女的不同味道。”還做著到70歲要玩弄1萬名女性的罪惡之夢。
速戰速決
抗戰初期,八路軍一戰斃傷200多名日寇,算得上較大的戰鬥成果,應該逐級上報,載入史冊的。專家閱讀魯西的抗日回憶錄,發現斃敵數名、十數名的小仗都有多方記述,在全軍的戰績表冊里,殲敵100至200餘人的戰鬥占絕大多數。唯獨聊城東伏擊戰,在我黨我軍中長期無人念及,更無記載記述。研究認為可能緣於四個方面:
一是速戰速決無法統計。日軍每師團滿編人員為11982名。114師團作為輔戰單位,估計是拼湊一個聯隊(2548名)參戰,另配騎、炮、工、信、運諸小隊,總兵力3000餘人。我八路軍來聊城東伏擊日軍的是一支“以連為單位分散作戰”的小部隊——一個連。我八路軍每連160人左右,基幹連200—300人。以小擊大,以少勝多,必須在猛打一陣後快速退出,根本不容觀察敵寇死傷情況,自己沒有傷亡,也沒有繳獲什麼戰利品,因而沒有估算並上報戰果。我參戰連隊首長對這次戰鬥既沒有看清也沒有講清擊斃了多少敵人,頂多給上一級首長說一聲自己連在聊城東伏擊過大隊日軍,打死了一些鬼子。這次出色的戰鬥,可能被參戰部隊自己給淡化了。
二是戰事緊急沒有總結。當時戰鬥頻繁,休整很少,加之戰場上的傷亡情況沒有來得及統計,所以沒有把這次戰鬥總結成典型戰例。帶領和指揮這次戰鬥的我軍指揮員,雖然級別低,但是膽大心細,英勇善戰,很會打仗:一陣猛打即能斃傷200餘人,說明我軍伏兵距敵很近,猛烈的火力發揮出極大威力;我軍不僅有青紗帳掩護,近敵的機槍射點和投彈點也應有簡單的隱蔽工事,且我軍的進退路線既隱蔽又安全;沼田德重多處中彈,充分證明我軍指揮員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在千軍萬馬之中能識別出敵酋並及時組織善射的士兵專打蛇頭。
三是此次伏擊戰沒有列入上級計畫。此戰在戰前雖然經過了充分準備和策劃,如敵情偵察,戰地的選擇及建設,當地軍民的配合等,但是並不是被上級列入計畫非打不可的仗。參戰指揮員充分利用我軍反掃蕩期間“分散游擊,連自為戰”的原則,充分行使和發揮了自主權,有可能是負責偵監敵情的連隊順手牽羊而為。
四是戰鬥信息丟失。戰鬥結束不久,參戰連隊離開了原有的建制,被編入其他部隊。這種情況在當時屢見不鮮,如管大同率領的平原縱隊,劉星率領的汶鄆巨嘉支隊,石新安率領的東汶支隊,這些在魯西抗戰中屢建戰功又初具規模(都在千人以上)的主力部隊,都在戰鬥中根據需要撤編調整,補充了兄弟團隊。人事的變遷和人員流散,造成信息丟失,使當時參戰的官兵,無從議論和宣傳自己參加過的戰鬥。
聊城東伏擊戰的情況,是北京軍區戰史研究員張子申、薛春德在披閱大量敵偽資料和解密資料時發現的,他們把有關情況寫成《為姦淫萬名處女而戰的惡魔》一文,收入其2005年5月出版的專著《歷史的恥辱柱》。聊城有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我根據地內黨政軍民有關活動和戰鬥結果的研究分析,發掘出了“聊城大捷”這一史實。
伏擊部隊
1939年的魯西泰運地區抗日武裝多元化存在,有堅決抗戰、屢打勝仗的八路軍,也有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國民黨頑軍,還有分化中的土匪、雜牌軍、民團甚至少數會道門類的武裝。土雜類的武裝或以占地掠財為目的,或以保障本鄉本土安全為主,從不主動對日軍作戰,這類武裝絕不會遠去聊城襲擊日軍。
八路軍115師泰西6支隊和魯西北築先縱隊是魯西區黨委的兩隻鐵拳頭,一個在東,一個在西,總兵力1萬餘人,是地方的主力軍。八路軍第115師機關和主力第686團,在政委羅榮桓、代師長陳光帶領下,於1939年3月1日到達魯西,進入鄆城以北地區,轉戰泰運一帶,對日偽作戰屢戰屢勝,極大地鼓舞了軍民的抗日信心。另外,1939年的4月份,時任運西地委(七地委)副書記的萬里同志,帶領八路軍工作團西出東平、平阿開闢新區,建立了聊、陽、阿3縣邊區縣委,地委軍事部長徐翼也在3縣邊區開始拉隊伍、打據點,聊城南部的基層黨組織和游擊隊乘勢而起,日益活躍起來。
115師6支隊1營防區距聊城較近,曾經到過也比較熟悉聊城,其主管幹部曹志尚、解抑峰,是1938年2月5日東平汶上抗日武裝舉行起義的骨幹,萬里同志帶其連隊來開闢聊陽阿邊區,聊陽阿邊區距聊城城區僅10餘里,非常適於參戰連隊作前進出發地。那時,聊城南部有兩支八路軍的游擊隊,規模都在50人左右。專家分析認為,在聊城東伏擊日軍114師團的,應是八路軍115師6支隊第1營的一個連隊。1940年春,115師6支隊撤編改入其他部隊,戰鬥信息的丟失成為必然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