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
職業: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宣傳顧問
愛好:野生動物攝影
簡介
在攝影圈中,耿棟是響噹噹的自然攝影師,以拍野生動物著稱,在環保圈裡,耿棟又是一名“活躍”在最前方的人物,他自認為是活得“最真實”的人,對於“樂活”,只要能更健康、更快樂地生活就是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最大幫助。耿棟給自己的目標就是“做有責任感的自然攝影師”。
相約“西南山地”
眼前的耿棟一看就是一名戶外愛好者,健壯的體格、黝黑的膚色,背著的兩個大包道出了他專業攝影師的身份。令人驚訝的是年輕時的耿棟居然是金融專業出身,“貨幣銀行學”專業讓他順利進入了投資公司上班,而當銀行業出現緊縮的1998年,他毅然選擇了離開。出於個人愛好,他開了自己的第一家攝影工作室,一塵不變的人像攝影似乎壓抑了他的潛能,他始終認為自己是歸屬於大自然的,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道路”是面臨多種思考的,在各種攝影題材面前,他選擇了拍“鳥”。這得益於“動物世界”對他的啟發。
“入道”的過程是緩慢的,但也是令人興奮的,他結交了越來越多拍攝野生動物的朋友,在“蜂鳥”攝影網也是小有名氣。這時有了一個機會去四川做有關環保的項目,沒想到這一去就是三年,也成就了他在動物攝影圈的地位。他踏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研究野生動物保護的多樣化,在西南地區,保護哪些關鍵物種。05年設計了“九環線”觀鳥旅遊指南,在九寨溝區域內如何觀鳥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課題,與鳥“相約”的耿棟完成了這個設計。
漸漸地耿棟感覺到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不足以撐起他熱愛的西南地區,於是他和成都的兩個朋友共同發起了一個名為“西南山地”的攝影工作室,網路了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區的20多名自然投影師,出版了數本自然攝影集,皆在體現西南地區生物的多樣化和文化的多樣性。他們的口號就是“用影像間接地保護自然”,只要照片來源於自然就可以,當然這絕對是一群熱愛森林、熱愛野生動物的“樂活族”。
對於“路”的關注
由於對於環保多年所做的貢獻,耿棟獲得了到印度學習“環境教育”的獎學金,在那裡的三個月又讓他對環境有了新的思考。在印度人與自然的關係非常和諧,你可以看到猴子、孔雀,甚至大象、老虎,出於信仰的原因,印度人對動物有著不尋常的喜愛,在當地的原始森林裡,耿棟見到了很多不同種類的鳥類以及植物,這在同緯度的中國雲南地區已經見不到了,善待一切動植物,把沒有破壞的先保護起來是他特別想做的事情。
一系列的思考在漫長的野外生活中漸漸成型,他想的最多的是有關“公路”的問題,在西南地區公路到底該不該修,應該怎樣修?是一直困惑他的問題。在西部地區,路修的越好,環境破壞的就越快,一些森林、濕地地區為了發展旅遊,把道路修在了森林中間,穿越而過,這種森林片斷化,給動物造成了潛在影響,讓物種斷了,在濕地里修路,破壞了濕地的連續性,許多鳥類被公路上的汽車撞死。對於路他希望能繞著修,儘量別修那么寬,能不修的路最好不修。耿棟已不僅僅是一位專業的自然攝影師,他把更多的精力化在了動物保護上,他希望動物們也能生活得自由自在。
耿棟對動物的愛來源於他一次次與動物的近距離接觸。為了拍攝“紅腹錦雞”他在山裡整整呆了二十天的時間,先是尋找它的巢穴,觀察它經常出沒的地方,然後搭好隱蔽蓬,接著就是蹲在裡邊漫長的守候,直到最後一天的下午,它終於出現了,並且恰巧落在了耿棟的鏡頭前,這一瞬間換來了三張照片,更換來的是耿棟的成名。去年5月在陝西的熊貓動物保護區,他居然輕易地就遇到了野生大熊貓,在一片極密的竹林里,黑壓壓的縫隙間,有一隻大熊貓在吃土休息,耿棟把鏡頭對好,大約只有二米的距離,他與熊貓對視的瞬間,他感受到熊貓的“真實”,它在吃竹筍、它在睡覺,一切都那么真實,整整三個小時,他一直跟隨著熊貓,拍出了名為“功夫熊貓”的著名照片。最危險的一次是在三江源遇見了狼,他駕駛著越野車,在車裡看見了兩隻狼從車前走過,他猶豫了一下沒有下車去追,竟然在不遠處看見了另一隻藏起來的狼,這讓他倒吸一口涼氣,狼簡直是太聰明了。
源於“山水”的情結
離不開大自然的耿棟順理成章地來到了“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這裡仍然在關注著中國的西南部地區。他們的工作是找到人與動物和諧生活的示範區,告訴大家人與動物可以這樣生活,在青海區有個“普氏原羚保護”項目,當地有許多老百姓在自覺保護它,讓出了草場,拆掉了圍欄,耿棟的工作就是用講故事的方式,宣傳他們,讓更多的人來保護普氏原羚這種動物。
讓耿棟感到最有創意的工作是他們設計了“鄉村之眼”活動,教會當地的老百姓攝像的技能,用他們自己的眼光與視角拍攝他們自己的故事。去年5.12地震發生後,耿棟來到了震區,他用一個月的時間培訓當地的十名老百姓,啟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他們用攝像機記錄下了重建家園的過程,記錄下了洪水再次衝垮房屋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個月過去了,毀掉的路在一天天建好,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在一天天變化,他們在鏡頭裡說出了“心靈重建”的感動。“我們是主角”是這次拍攝的主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反響極大。現在耿棟還會在西部繼續做這樣的培訓,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也讓人們生活的地球更加美好。
耿棟說自己還有兩個少數民族的名字,一個是藏名“翁須則仁”,意為長壽的智慧星,另一個是彝族名字“瓦覺列托”,意為大風項的英雄,這兩個名字表述了他對西南地區的熱愛,也體現了“樂活”的極致概念,愛健康、愛地球,身體力行地去保護我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