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眩暈病

本病是指因耳竅有病,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眩暈,與西醫學的梅尼埃病相似。 耳眩暈之名出自全國高等中醫院校教材《中醫耳鼻喉科學》。耳眩暈是因邪犯內耳,或臟腑虛弱,內耳失養,或痰濁水濕泛溢內耳所致。以頭暈目眩,噁心嘔吐,耳鳴等為主要表現的眩暈類疾病。本病多見於西醫所指梅尼埃病。

本病是指因耳竅有病,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眩暈,與西醫學的梅尼埃病相似。

概述

耳眩暈之名出自全國高等中醫院校教材《中醫耳鼻喉科學》。耳眩暈是因邪犯內耳,或臟腑虛弱,內耳失養,或痰濁水濕泛溢內耳所致。以頭暈目眩,噁心嘔吐,耳鳴等為主要表現的眩暈類疾病。本病多見於西醫所指梅尼埃病。

診斷依據

1.突發性眩暈,伴耳鳴、耳聾耳悶。常以耳鳴為先兆,隨之耳聾、眩暈。眩暈多為鏇轉性,動則更甚,伴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或血壓下降,但神志清楚。

2.上述症狀呈陣發性發作,每次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突然消失或逐漸減輕。可一日發作數次或數年乃至終身發作一次。間隙期一般無症狀或有聽力障礙,多次發作後,間歇期耳聾逐次加重。

3.鼓膜正常。

4.有時可查見自發性眼震,呈水平型,方向不定。

5.聽力檢查呈感音神經性聾或混合性聾,典型者為上升型曲線,多為一側性。重振試驗陽性,聲反射有重振現象。

6.前庭功能檢查,早期反應正常或敏感,反覆發作後則反應降低,可出現向對側的優勢偏向。

7.發作時甘油試驗陽性。

鑑別

1.膿耳眩暈症(迷路炎):有急性膿耳或慢性膿耳急性發作病史,伴頭痛,耳內溢膿等症,眩暈開始較輕,可隨病情變化而迅速加劇。

2.藥聾(藥物中毒性聾):多在使用耳毒性藥物後出現眩暈,常伴有口唇發麻等症,眩暈為不穩感,耳聾為雙側性,早期即有一側或雙側前庭功能減退,無反覆發作。

3.風眩:眩暈持續時間長,非發作性,血壓增高,無耳聾。

4.血[脈]厥:眩暈的發作常與特定的體位有關,甚者出現昏倒,無耳鳴耳聾。

5.聽神經瘤:眩暈漸起,較輕,伴耳及進行性或突發性聽力下降,病側前庭功能減退或消失,後期可出現面癱或三叉神經痛,X線照片示內聽道擴張。

治療

1.風痰上擾證:眩暈劇烈,頭腦脹重,胸悶不舒,噁心,嘔吐清水,痰涎多。並見心悸,納呆,腹脹,倦怠乏力等症。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濡或滑。豁痰熄風。

2.痰蒙清竅證:眩暈,頭脹,胸悶,噁心,嘔吐劇,腹脹納呆,倦怠,舌質胖,苔膩,脈滑。祛痰化濁、降逆止嘔。

3.陽虛水泛證:眩暈,噁心,嘔吐清水,心下悸動,耳內脹滿,面色觥白,冷汗自出,或背冷如掌大,舌胖有齒痕,苔白潤,脈沉遲緩。溫陽利水。

4.肝陽上亢證:眩暈多因惱怒而致,多有明顯眼震,頭痛,耳脹,噁心,嘔吐苦水,面紅、目赤、口苦咽乾,煩燥易怒,胸脅苦滿,少寐多夢。舌質紅,苔黃,脈弦數。平肝潛陽。

5.心脾兩虛證:眩暈時作,耳鳴,聽力下降,夜寐不寧,心悸,倦怠,納差,舌質淡,脈細緩。補益心脾。

6.肝脾兩虛證:眩暈時作,頭昏眼花,耳鳴,聽力—卜降,倦怠,食少腹脹,舌質淡紅,脈弦細緩。補益肝脾。

7.肝腎虧虛證:眩暈屢發,耳鳴,鳴聲尖細,入夜為甚,耳聾重。精神萎靡,記憶力差,腰膝酸軟無力,舌質紅,苔少,脈細數。滋補肝腎。

8.腎陽虛證:眩暈屢發,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無力,面色淡,四肢不溫,小便清長,夜尿多。溫補腎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