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耕耙耱技術: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術形成,南方的水田採用耕耙技術。直到今天,我國基本上都是沿用這一耕作技術。耕是指耕地,耙是指將土地犁出溝。
【耙】
國語[bà], 廣州話拼音方案[pa4]
〈動〉用耙碎土平地。如:那塊地已經耙過三遍了
【耱】
國語[mò], 廣州話拼音方案[mo6]
同耮 lào〈動〉用荊條等編成的一種農具平整土地
史料記載
齊民要術卷一《耕田》對耕耱技術有詳細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細”,即要求所耕犁條不能太寬,寬了就耕不深,耕不細。其次,要求根據墒情確定耕作時間:“凡耕高下田,不問春秋,必須燥濕得所為佳”。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時而定:“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淺”,“初耕欲深,轉地欲淺”。
主要作用
齊民要術強調耕之後,就要耙與耮。所謂“耙”就是用鐵齒楱、鐵齒杷等把土塊耙碎。鐵齒楱也是用牛牽引,甘肅嘉峪關出土的畫像磚和甘肅酒泉丁家閘出土的壁畫牛拉鐵齒楱耙地的圖像。耙地時,人站在或坐在鐵齒楱上駕牛,以增加重量。“耮”也就是“摩”、“耱”、“蓋”。先秦秦漢時期稱碎土與平整耕地這道工序作“耰”或“耨”。秦漢時期的“耰”,是手執的木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耮也是用牛牽引,耮一般沒有齒,用柳條或樹枝等編成,駕駛者通常也是站在或坐在耮上。
強調耙、耱的目的:就是要把土塊弄碎,在地面形成一層鬆軟的土層,切斷土中的毛細管,儘可能地減少水分蒸發,起保墒防旱作用。這也就是《齊民要術·耕田篇》所說的“再勞地熟,旱亦保澤”。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乾燥,降水少,80%左右的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春夏少雨,蒸發量大,容易因為乾旱影響播種和作物生長。耕、耙、耱耕作技術體系較好地緩解了這一矛盾,意義十分重大。魏晉南北朝以後,我國北方基本上也都是沿用這一精耕細作的耕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