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舅情結

老娘舅在家庭矛盾糾紛中常常出面解決和擺平事端,後來,社會上將這一現象延伸,將警察、管事的人戲稱為“老娘舅”。有事找老娘舅解決,成了大家的口頭禪。老娘舅情結,指的是想充當一下別人的裁判,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八卦沒什麼不可以,但是有一點就是不能影響他人。

概述

老娘舅情結老娘舅情結
老娘舅情結,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老娘舅”情結,都想充當一下別人的裁判,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八卦沒什麼不可以,但是有一點,就是不能影響他人,尤其是把當事人拖上節目,如果有些人起初不知道自己被觀看,對他是不公平的,而且節目中的失控也往往會產生負面的倫理影響,現代的城市生活,並沒有讓人與人的心靈貼近,反而更加冷漠,感受溫暖的需求一直得不到滿足。而節目往往通過戲劇化的手段,把這種人與人的關係提煉出來。套用一句流行句式——大眾看的不是節目,而是寂寞,是在別人的故事中,尋求一點溫暖和滿足。

社會環境

繼情感類節目火爆電視螢屏後,相親類節目又如雨後春筍般,一個個冒出來,如《我們約會吧》、《非誠勿擾》、《緣來是你》、《為愛向前沖》等等。不少節目俗不可耐,卻屢破收視紀錄,相親節目突然多起來,不是偶然。它的一個大背景,是剩男剩女的增多,使得婚戀問題成為整個社會的關注焦點。而情感話題,自古以來就是維繫種族存在、事關生活幸福的根本,永遠是牽動人心的母題。再加上面對現在競爭激烈的環境,大家都渴望看到一些非嚴肅時政類的、輕鬆搞笑,同時又能高度關注和共同參與的小話題。可以說,相親節目兼具了公共話題的廣泛參與度,和私人話題的八卦魅力,幾乎人人都能說點什麼,所以題材上天然貼合大眾。
但是目前的相親節目,為了博收視、博眼球,大家紛紛“炫醜”,尺度早已超越底線。比如要娶男人的“富豪女”、“文采超過張愛玲、美貌賽過范冰冰”的“祖德妹”、“寧願坐在寶馬上哭”的“拜金女”等等。一份調查顯示,九成網民認為此風不可長,會扭曲年輕人的婚戀觀。它首先是一個參與平台,其次才轉變為表演平台。當事人的參加動機和目的是不一樣的,尤其平時一直沒有自我表達機會的人,在聚光燈下,容易異化為自我表演,難免就出現了“瘋言瘋語”。或許這不是相親節目的失控,而是社會本身的道德底線,也時而會被超越。節目中的表現正是現實生活的一種濃縮和反映。很多人心裡正是這樣想的,只是沒敢如此直白地說出來。無數網友一邊批判、一邊卻又看得不亦樂乎,那是因為批判本身,就是參與和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我頂帖故我在”。

主要特點

老娘舅情結老娘舅情結
1、節目中的表現正是現實生活的一種濃縮和反映。很多人心裡正是這樣想的,只是沒敢如此直白地說出來。無數網友一邊批判、一邊卻又看得不亦樂乎,那是因為批判本身,就是參與和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
2、應對的治本之策,重點不在於節目,而是要回到現實。我們從物質短缺、經濟匱乏的時代走過來,只有隨著社會發展的進一步深入,將來才會更多地意識到精神的重要,意識到如何創造更好的文化財富。
3、有人說,現在出現一場文化危機,可能以後會影響三五代人。在當下的社會轉型期,給公眾一個參與討論、發出聲音的平台,是一個重要的過程,激辯中會讓大家慢慢重新找到和凝聚起新的共同價值觀。

應對之策

1、應對的治本之策,重點不在於節目,而是要回到現實。如果一方面說節目超越道德底線,一方面現實又確實是把經濟和物質放在首位,這種情況下,怎么教育都很難起到實際作用。那些語不驚人死不休、拜金拜物的言論者,如果在現實中本來就能得到自我肯定和上升渠道,就不會非要選擇一說成名、甚至一脫成名的方式。現實沒有這樣的土壤,是無法長久滋生這樣的言論市場的。我們從物質短缺、經濟匱乏的時代走過來,只有隨著社會發展的進一步深入,將來才會更多地意識到精神的重要,意識到如何創造更好的文化財富。
老娘舅情結老娘舅情結

2、大眾或許把節目當做肥皂劇來看。這個時代的敘事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傳統的電視劇,觀眾只能被動接受編導的安排。而後現代文化,從某種側面說,是每個人都能建構和參與的時代。比如這個星期節目裡某個嘉賓的表現得不到認可,下個星期網友們就可以把嘉賓罵下去,好像自己也在製作節目。與此相比,電視劇的敘事方式,已經無法完全滿足年輕人的表達欲、參與性和互動性。
3、現代社會發展到了一定階段,由於不同經歷、不同職業,人與人的想法越來越多樣,呈現出道德上的兩難。尤其是私人領域的糾紛,往往是因為對情感、金錢、房子、伴侶的價值觀大相逕庭。相親節目更是體現出了性別的多元價值觀,女生和男生的側重點不同,即便同為女性,彼此之間的想法也有很大差距。中國社會的情感表達,歷來比較含蓄,大家可能都是好心,但溝通卻不容易。尤其過去的家庭,不允許子女頂嘴。習慣替代子女自己去思考、替代子女自己去選擇人生。長此以往,自然會讓雙方都喪失溝通的能力。孩子們的個體意識,常常在表達時受到壓抑,產生怨氣,甚至偏激的逆反心理。
4、展現多元價值觀的衝突,是此類節目的共性,也正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的煩惱核心。心理學有一個專業辭彙叫作 “投射”,大眾看節目裡的分分合合,就像看自己。所以當事人的處理過程、心理獨白,讓每個觀眾都有情感上的呼應,有些觀眾甚至會想“如果我是他,我會怎么怎么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